【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负极。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具有相对低充放电电压和相对低硬度的负极活性材料(A)与具有相对高充放电电压和相对高硬度的负极活性材料(B)的组合,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的表面被具有高硬度的碳或其复合材料包覆,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B)的粒度小于由以四配位排列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形成的空间的尺寸。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耗尽和环境影响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积极集中于开发替代能源。在作为替代能源的各种领域中,也对二次电池进行了深入研究。电池领域扩展到常规便携式装置以及汽车用电池和电力存储用电池。构成电池的代表性部件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等。其中,具有最大影响的部件是其中基本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正极和负极。特别地,如从名称能够看出的,锂二次电池使用锂(Li),且所述锂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且重量轻,但因为其易于产生树枝状晶体而不利地存在危险。具体地,在充电期间,通过将Li离子从 正极迁移到负极来储存电。在该过程中,在初始充电阶段,通过电解质将Li离子从正极供应到负极且在各材料之间的界面处发生极化,由此造成过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6 KR 10-2010-00688131.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具有相对低充放电电压和相对低硬度的负极活性材料(A)与具有相对高充放电电压和相对高硬度的负极活性材料(B)的组合,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的表面被具有高硬度的碳或其复合材料包覆,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⑶的粒度小于由以四配位排列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㈧形成的空间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和(B)满足如下方程式 r ^ R*0. 225其中R是负极活性材料(A)的粒子半径,且r是负极活性材料(B)的粒子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具有O.05V O. 2V的充放电电压,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B)具有O. 2V O. 5V的充放电电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B)的硬度为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的硬度的1.2 5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A)为石墨类活性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⑶为碳类活性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中相对于所述活性材料的总重量,所述负极活性材料(B)的含量大于0%且小于30%。8.—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均,张元硕,韩贞敏,朴洪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