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用电极体及蓄电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121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时防止短路电流增大、安全性高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等的蓄电元件用的电极体及蓄电元件。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元件用电极体,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配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具备:集电体、形成在该集电体的至少一面侧的活性物质层和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与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且包含导电助剂和加热至规定温度以上时蒸发或分解的有机粘合剂的底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元件用电极体及使用这些电极体的蓄电元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非水电解质电池等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等蓄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作为小型轻量化发达的个人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等电子设备的电源、混合动力电动车(HEV)、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车(PHEV)、电动车(EV)等汽车的电源等面向生活用途的电池得到广泛应用。这种面向生活用途的电池、特别是上述汽车的电源用电池,除了要求高电压、高能量密度这样的特性以外,还要求高安全性。上述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在由金属箔构成的负极集电板上设置负极用活性物质层、在正极集电板上设置正极用活性物质层并且使上述负极用活性物质层和正极用活性物质层以其间夹有用于实现电隔离的隔膜的方式对置的构成,通过在非水电解质中在正极和负极之间进行离子的收送来进行充放电。这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并且含有可燃性的液体,因此需要提闻安全性。特别是在发生难以进行外部控制的内部短路时确保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课题。内部短路是由于例如因制造时混入异物等异常导致隔膜产生导电性击穿(膜破裂)而发生的,在发生该内部短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明彦森澄男山福太郎手岛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