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造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9389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在受测者目标区域的磁振造影系统,包括用于从受测者接收射频讯号的第一和第二射频线圈。第一射频线圈固定于一定位装置且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内为可移动。第二射频线圈大于第一射频线圈且具有超过第一射频线圈的较大视域。该系统还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第一射频线圈和第二射频线圈耦合的射频讯号以形成一磁振造影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造影系统,且更特别为涉及一种磁振造影系统
技术介绍
磁振造影(MRI)是因其能够非侵入性地提供具强烈软组织对比的高度详细解剖 影像,因此而为临床上重要的医学造影技术。MRI的这些性质使得其成为使用高强度聚焦超 音波(HIFU)、射频(RF)波、微波、冷冻治疗、雷射以及辐射的影像导引切片术和影像导引治 疗的主要工具。在MRI过程中,受测者置于维持稳定的静磁场中。在受测者体内原子核磁矩变得 依照该磁场排列。在外加相同频率的RF电磁波激发,原子核磁矩会偏转,于外加RF电磁波 停止时原子核磁矩的偏转会回复。这会导致磁场改变,被侦测以作为MRI讯号。RF接收线圈也可以用在接收自受测者的共振发射。对于具有固定几何的RF共振 接收线圈,来自样品的磁共振讯号的讯噪比(SNR)会以大约线性于磁场而增加。RF接收线 圈距离样品越近,讯噪比越大。因此,对于低磁场,接收线圈接近人体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在线圈与人体的距离越大,MRI影像越差。于是,在典型的磁共振导引(MR-guided)介入性 过程中,受测者可以置于体积接收线圈内、或是接近于放在需被造影区域的表面接收线圈、 或是可以使用相位数组线圈。线圈的配置是在过程开始时就设定,线圈做的够大以覆盖整个处理区域,所以其 可以在整个过程中维持静止。但这样的设定有其缺点。随着线圈越大,MRI的影像质量和速度会受到影响且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会 受到影响。在另一方面,当在像是肝之大器官上设置较小的线圈时,治疗装置可能需要在大 范围上移动。线圈然后会妨碍此移动,线圈的可移动性将被认为是用来设计更佳的MRI系 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受测者目 标区域中的磁振造影系统、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中的医疗期间使用的磁振造影系统和在受 测者的目标区域中的医疗期间使用的磁振造影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在受测者目标区域中的磁振造影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射频(RF)线圈以接 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该第一 RF线圈固定于定位装置和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内为可移 动。第二 RF线圈大于第一 RF线圈具有超过第一 RF线圈的较大视域。该系统还包括一图 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以形成一磁振造影影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位于受测者的不同侧且彼此相对。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二 RF线圈经配置为将受测者夹置其中且彼此相对。其他实施例包括受测床。在这些实施例中,该第二 RF线圈设置在受测床且这样使用处置,该受测者躺在第二 RF线圈上且第一 RF线圈在受测者上。附加的实施例包括该第一 RF线圈经配置为当治疗装置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执行时跟随该治疗装置。在某些并非所有这些实施例中,该第一 RF线圈为环形且定义出大于该治疗装置顶端之内部开放空间。还有其它实施例包括第一 RF线圈具有表面线圈、第二 RF线圈具有相位数组线圈,还有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具有单回路、正交回路以及数组线圈至少其中之一。在这些实施例中还具有去耦电路以消除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间或是在第二RF线圈内的耦合。还有其他实施例包括平行处理单元平行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而形成磁振造影影像。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 RF线圈包括可挠数组线圈以形成用以缠绕该受测者的带。一种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中的医疗期间使用的磁振造影系统。这样的系统包括用以将能量传送给该受测者的治疗装置和用以接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的第一和第二 RF线圈。第一 RF线圈固定于定位装置和在其中心定义出开放空间足以让治疗装置的顶端通过。第二 RF线圈大于第一 RF线圈具有超过第一 RF线圈的较大视域。该系统还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以形成一磁振造影影像。上述系统的实施例包括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经配置为将受测者夹置其中且彼此相对。可以使用各种RF线圈,例如在该系统的实施例为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具有单回路、正交回路以及数组线圈至少其中之一。也具有实施例为第一 RF线圈具有表面线圈。且仍具有其他实施例为第二 RF线圈具有相位数组线圈,其中第一 RF线圈为环形,以及第二 RF线圈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相位数组线圈,而其中至少两个线圈为电感耦合且其中至少两个线圈是由DC受控电容所控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 RF线圈包括可挠数组线圈以形成缠绕受测者的带。系统的某些实施例也包括受测床。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 RF线圈设置在受测床且当系统使用时,受测者躺在第二 RF线圈上且第一 RF线圈在受测者上。在其余实施例中,第一 RF线圈用来当治疗装置传送能量至受测者的目标区域时跟随治疗装置。其他实施例包括去耦电路以消除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间或是在第二 RF线圈内的I禹合。其他实施例包括平行处理单元用于平行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系统也可包括控制单元经设计为接收该磁振造影影像且导引该治疗装置实时执行该医疗。—种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中的医疗期间使用的磁振造影系统。这样的系统包括用以将能量传送给该受测者的治疗装置、用于缠绕该受测者躯干的可挠RF线圈带以接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可挠RF线圈带耦合的RF讯号以形成磁振造影影像。该线圈带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RF线圈。第一 RF线圈在其中心定义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具有允许治疗装置的顶部通过的尺寸。第二 RF线圈为电感耦合至第一 RF线圈。当可挠RF线圈带被缠绕于躯干时,第三RF线圈电耦合至第RF线圈。一实施例也包括设置在可挠RF线圈带和受测者驱干间的转动装置以协助可挠RF 线圈带围绕该受测者躯干转动。本专利技术之其他和进一步观点与特色将可由阅读以下图式之详细描述中而明白,其仅为说明并未限制在所附申请专利范围之保护范围中。附图说明各种实施例参酌图式而在此描述与说明,其中类似的项目将以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且其中图1为表面线圈;图2为显示一种示范的磁共振导引高强度聚焦超音波系统;图3为RF线圈的组合;图4为唯收圆形表面线圈的电路图5A为三个重迭圆形表面线圈的电路图5B为在两个重迭圆形表面线圈间的去稱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6为三个圆形表面线圈的塑料封装;图7为可挠相位数组线圈的侧视图; 图8为用于设置在环绕或部分环绕于人类躯干的线圈带;以及图9为在图8的线圈带的上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可挠相位数组线圈101铜线圈回路 102分布电容103齐纳二极管104 PIN 二极管 105变容二极管106抗流器107 电感 108主动去耦埠109 接地110调谐埠 111线圈输出112 DC受控电容120平面线圈 129可挠线圈1100 驱干1102 球1104 带1106带孔1202,1210半线圈1204、1206、1208完整线圈22、24、26可挠矩形线圈202枢轴210磁铁220梯度线圈230 RF线圈232 MRI控制器260受测者268目标组织270 台子280 HIFU转换器282 HIFU控制器290 MRI导引HIFU控制器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05 US 12/652,4501.一种用于一受测者目标区域中的磁振造影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第一 RF线圈,用以接收来自该受测者的RF讯号,该第一 RF线圈固定于定位装置且在受测者目标区域中为可移动; 一第二 RF线圈,用以接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以造影,第二 RF线圈大于第一 RF线圈而具有超过第一 RF线圈的较大视域;以及 一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以形成一磁振造影影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位于受测者的不同侧且其中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彼此相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RF线圈经配置为将受测者夹置其中且彼此相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受测床,且其中第二RF线圈设置在受测床且这样配置使用,受测者躺在第二 RF线圈上且第一 RF线圈在受测者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线圈经配置为当一治疗装置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执行时跟随治疗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线圈为环形且定义出大于治疗装置顶端之一内部开放空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线圈具有一表面线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F线圈具有相位数组线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去耦电路以消除该第一RF线圈和该第二 RF线圈间或是在该第二 RF线圈内的耦合。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平行处理单元平行处理从该第一 RF线圈和该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而形成该磁振造影影像。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线圈和该第二 RF线圈具有一单回路、一正交回路以及一数组线圈至少其中之一。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振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F线圈包括一可挠数组线圈以形成用以缠绕受测者的带。13.一种在受测者的目标区域中的医疗期间使用的磁振造影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治疗装置,用以将能量传送给受测者; 一第一 RF线圈,用以接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第一 RF线圈固定于一定位装置且在其中心定义出一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足以让治疗装置的顶端通过; 一第二 RF线圈,用以接收来自受测者的RF讯号,第二 RF线圈大于第一 RF线圈且具有超过第一 RF线圈的较大视域;以及 一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第一 RF线圈和第二 RF线圈耦合的RF讯号以形成一磁振造影影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恕姚晶黄三照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卫生研究院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