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辉专利>正文

两用防滑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8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用防滑丝锥,包括方头、柄部、切削部分和引入段,其中切削部分沿纵向开有3~5个槽,其特征在于:丝锥的柄部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外接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丝锥的柄部改为正六棱柱形,攻丝时既可用人工扳手固定方头,又可将其柄部夹紧固定在机床的钻夹头中,克服了原有柄部为圆柱形的丝锥在攻丝时易在钻夹中打滑、不易夹紧固定的缺陷,装夹方便,不需要经常停机敲打钻夹头,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护了钻夹头、延长了钻夹头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柄部的内切圆直径不小于方头外接圆直径,使得本丝锥在具备防滑功能的基础上不影响其工作强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滑丝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用防滑丝锥,属于机械加工中的螺纹切制刀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攻丝是最后一道工序。常规的攻丝用人工扳手固定住丝锥方头进行,为了提高工效,已开始向机用攻丝发展,即在钻床上夹上丝锥进行攻丝。机用攻丝虽然速度快,但因丝锥的柄部是圆柱形的,丝锥在攻丝时易在钻夹中打滑、不易夹紧固定,此时必须停机重新敲打钻夹头以夹紧丝锥,这样即易损坏钻夹头,又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改进丝锥的技术报道,如中国专利公报1997年7月30日公开的技术专利防滑丝锥,专利号96235124,在丝锥的圆形锥柄上有三个等份的方。它虽然比原有柄部为圆柱形的丝锥具有防滑的优点,但只能机用攻丝,难以用人工扳手固定攻丝,即不能两用,同时由于在丝锥的圆形锥柄上有三个等份的方,削弱了丝锥的工作强度,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可机床和人工攻丝两用、使用性能优良的两用防滑丝锥。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方头、柄部、切削部分和引入段,其中切削部分沿纵向开有3~5个槽,其特征在于丝锥的柄部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外接圆的直径。本技术将丝锥的柄部改为正六棱柱形,攻丝时即可用人工扳手固定方头,又可将其柄部夹紧固定在机床的钻夹头中,克服了原有柄部为圆柱形的丝锥在攻丝时易在钻夹中打滑、不易夹紧固定的缺陷,装夹方便,不需要经常停机敲打钻夹头,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护了钻夹头、延长了钻夹头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柄部的内切圆直径不小于方头外接圆直径,使得本丝锥在具备防滑功能的基础上不影响其工作强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滑丝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柄部的A-A剖面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切削部分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1、方头 2、柄部 3、切削部分 4、引入段 5、槽丝锥包括方头1、柄部2、切削部分3和引入段4,其中切削部分3沿纵向开有3个槽5丝锥的柄部2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1外接圆的直径。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防滑丝锥,包括方头(1)、柄部(2)、切削部分(3)和引入段(4),其中切削部分(3)沿纵向开有3~5个槽(5),其特征在于丝锥的柄部(2)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1)外接圆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用防滑丝锥,包括方头、柄部、切削部分和引入段,其中切削部分沿纵向开有3~5个槽,其特征在于丝锥的柄部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外接圆的直径。本技术将丝锥的柄部改为正六棱柱形,攻丝时既可用人工扳手固定方头,又可将其柄部夹紧固定在机床的钻夹头中,克服了原有柄部为圆柱形的丝锥在攻丝时易在钻夹中打滑、不易夹紧固定的缺陷,装夹方便,不需要经常停机敲打钻夹头,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护了钻夹头、延长了钻夹头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柄部的内切圆直径不小于方头外接圆直径,使得本丝锥在具备防滑功能的基础上不影响其工作强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滑丝锥。文档编号B23G5/06GK2617511SQ0321655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立辉 申请人:张立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防滑丝锥,包括方头(1)、柄部(2)、切削部分(3)和引入段(4),其中切削部分(3)沿纵向开有3~5个槽(5),其特征在于:丝锥的柄部(2)呈正六棱柱形,其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头(1)外接圆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