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背光单元、以及平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380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17
一种光源单元(100)对一个至多个光源组(P、Q、R)中的各光源组或各光源组所包括的一个至多个光源(110)的各光源进行开关切换。光源单元(100)设置有:柔性印刷配线板(120);一个至多个光源组(P、Q、R),其安装在柔性印刷配线板(120)的第一面上;以及金属支撑板(130),其利用粘合剂层(140)附接在柔性印刷配线板(120)的位于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将粘合剂层(140)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系数设置成比柔性印刷配线板(120)的基材层(121)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系数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单元、具有该光源单元的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平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中采用亮度高且造价低的冷阴极荧光灯(在下文中,称为CCFL)。然而,发光二极管(LED)近年来的发展改善了 LED的亮度并降低了成本。结果,更多的CCFL (缺点是含有汞) 正在被LED取代。最初,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采用LED的背光单元中,与CCFL的情况类似,LED持续照明并利用液晶光阀(shutter)来调节颜色和亮度。然而,为了降低功耗并生成用于改善颜色再现性的漆黑颜色,现在更多的情况下对LED执行局部开关(0N/0FF)控制,即,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术语“局部调光”是指如下技术将背光单元的光出射表面划分成多个区域,并与要显示的图像相对应地对每个区域独立地进行光强度控制。LED的发光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为了避免温度升高,采用持续照明型LED的现有背光单元由导热率得到改善的材料形成,以便将LED保持在低温。换句话说,通过改善各个LED的散热性能,均等地防止LED中的温度升高。因此,以均一的发光效率来驱动LED。在执行局部调光的背光单元中,对LED进行局部开关控制。这使得保持在关闭状态下的那些LED与保持在打开状态下的其它LED相比温度低。因此,如果向LED供应相同的电流以使从保持在关闭状态下的LED以及保持在打开状态下的其它LED的发光获得相同的亮度,则从保持在关闭状态下的LED发出的光变得比从其它LED发出的光更亮。这导致LED的亮度存在差异,而这是不利的。例如,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采用这种LED作为背光源的背光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No. 2004-214094专利文献2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No. 2005-1358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专利技术涉及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这些装置的优点是 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将光从光源引导至导光板的效率,并增强了光源的散热效果。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专利技术涉及光单元。该光单元的优点是通过将光从光源高效地引导至导光板并利用导光板将光照射在显示板上,由此确保显示板上明亮且良好的显/Jn o然而,专利文献I中的背光装置或专利文献2中的光单元都没有采用局部调光。因此,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都没有给出能够解决LED中的亮度存在差异的局部调光问题的描述或建议。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能够确保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的局部调光的光源单元、具有该光源单元的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平板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组的光源单元。各光源组均由一个或多个光源构成。所述光源单元对各光源组或各光源进行独立的开关控制。所述光源单元还包括柔性印刷配线板和金属支撑板。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通过在柔性基材层上层合一个或多个导电层而形成。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具有第一面和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光源组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第一面上。所述金属支撑板利用粘合剂层附接在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第二面上。所述金属支撑板是所述光源单元的基体。所述粘合剂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比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基材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低。在这种构造中,当光源单元在操作中产生的热量经由柔性印刷配线板传递至金属支撑板时,柔性印刷配线板和金属支撑板的热传导减少。结果,光源组在操作中产生的热量在传导至金属支撑板之前在柔性印刷配线板中充分地扩散。这样使柔性印刷配线板中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度降低,并确保热量逐渐向金属支撑板传导。结果,从光源组向柔性印刷配线板传导的热量在柔性印刷配线板中均匀地分布,并逐渐向金属支撑板扩散。因此,上述构造确保了 采用局部调光的光源单元中的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优选的是,能够对包括多个光源的所述光源组中的任一光源组的各光源进行光源之间相互独立的开关控制。这种构造确保了照明具有更多的自由度,由此实现更多种类的照明。所述粘合剂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优选地设置为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基材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的30%至80%。这种构造进一步有效地确保了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各光源优选地均包括发光二极管。这种构造确保了 各自均包括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该构造还防止了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降低,并使得光源单元非常节能且使用寿命长。所述导电层优选地由多个铜膜层形成;所述导电层中的至少一层优选地与其它部件电性地断开,并用作将所述光源在操作中产生的热量扩散到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中的散热层。在这种构造中,从光源组传导到柔性印刷配线板中的热量在柔性印刷配线板中更高效率地均匀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采用第一方面中的光源单元。这种构造实现了如下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确保了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所述平板显示装置釆用第二方面的背光单元。这种构造实现了如下平板显示装置,其确保了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源单元、包括该光源单元的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平板显示装置确保了 在执行局部调光的光源单元中,光源组中的亮度均匀,并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整体的透视图;图2 Ca)是示出图1中的光源单元的纵剖视图;图2 (b)是示出图1中的光源单元的横剖视图;图3 (a)是现有光源单元中的热传递的示意图;图3 (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源单元中的热传递的示意图;图4 C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型例的光源单元的横剖视图;图4 (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变型例的光源单元的横剖视图;以及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变型例的光源单元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图1、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单兀100、具有光源单元100的背光单元1、以及具有背光单元I的平板显示装置。以下描述简单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而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如图1所示,背光单元I设置在液晶显示器300的背面,且包括四个光源单元100以及导光板200。导光板200面向液晶显不器300的背面,并将光发射到液晶显不器300上。各光源单元100均是侧光型光源单元,其将光经由导光板200的下端面发射到导光板200 中。光源单元100和导光板200构成背光单元1,背光单元I将光发射到液晶显示器300的背面上。显示各种类型图像的平板显示装置(未示出)主要由背光单元I和液晶显示器300构成。每个光源单元100均具有多个光源组,每个光源组均由一个或多个光源构成。每个光源单元100采用局部调光,换句话说,每个光源单元100对各光源组进行独立的开关控制。如图2所示,各光源单元100均包括光源110、柔性印刷配线板120、金属支撑板130、以及粘合剂层140。光源110利用焊料H安装在柔性印刷配线板120的上表面(第一表面)上,并将光发射到导光板200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5 JP 2010-2259061.一种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组的光源单元,各光源组均由一个或多个光源构成,所述光源单元对各光源组或各光源进行独立的开关控制,所述光源单元的特征在于 柔性印刷配线板,其通过在柔性基材层上层合一个或多个导电层而形成,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具有第一面和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其中,所述光源组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第一面上;以及 金属支撑板,其利用粘合剂层附接在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第二面上,所述金属支撑板是所述光源单元的基体, 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比所述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基材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导热率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单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裕久松原秀树赤羽良启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