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9319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4:04
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包括第1电源电路(10)及第2电源电路(20)。第1电源电路对加工间隙施加引起放电的电压。第2电源电路包括低电感线(30),且向加工间隙供给有助于放电加工的电流(i2)。阻塞二极管(41)串联连接于低电感线与加工间隙之间。设置着容器(50),该容器(50)具有与阻塞二极管接触的接触面(56)且收纳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形成在线电极(wire electrode)与工件间的加工间隙内产生放电而加工工件的线放电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高频将电流脉冲供给至加工间隙的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如果以高频对加工间隙供给大能量的电流脉冲,放电加工中的材料去除速度会提升。在该方面,理想的是,电流脉冲具有高电流波峰、陡峭的上升边缘、及陡峭的下降边缘。典型的线电极是由黄铜制作的,且具有O. 07 O. 30mm的直径。在加工中,对线电极赋予预定张力。如果在这种线电极上突然流过大电流,有线电极断裂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已知有包括第I电源电路及第2电源电路的电源系统。第I电源电路对加工间隙施加引起放电的程度的高电压,但是将供给至加工间隙的电流限制为尽可能小的值。第I电源电路包括第I直流电源、及电阻值大的电流限制电阻元件。如果由第I电源电路产生放电,第2电源电路立刻对加工间隙供给大电流。第2电源电路包括第2直流电源、及将第2直流电源连接至加工间隙的低电感线。在第2电源电路中使电阻成分及电感成分最小化。图8表示在加工间隙中流动的典型的电流脉冲。电流il的一部分是从第I电源电路供给的电流。第I电源电路对加工间隙供给尽可能小的电流。然而,电流从在第2电源电路中的低电感线上产生的意料之外的寄生电容流向加工间隙。该电流形成电流il的一部分。电流i2是从第2电源电路供给的电流。已知,如果对加工间隙供给图8中的电流脉冲,黄铜制的线电极会熔融,而使铜析出。随着该铜附着于工件上,而导致工件的材料去除速度明显降低。电流il越大,则会有越多的铜附着于工件上。如果从第I电源电路的直流电源对加工间隙施加电压,会由于低电感线中的寄生电容,而使电压的上升变慢。换而言之,电压的上升边缘变钝。因此,从对加工间隙施加电压起至产生放电为止的延迟时间变长。从该方面来说,工件的材料去除速度也会明显降低。专利文献I揭示了粗加工用电源电路经由低电感线连接至加工间隙、且精加工用电源电路经由低电容线连接至加工间隙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在低电感线与加工间隙之间设置着阻塞二极管。该阻塞二极管防止在精加工时电流从低电感线中的寄生电容流向加工间隙。专利文献2揭示了放电加工机用的电源装置,其主电源经由低电感线连接至加工间隙,且辅助电源经由低电容线连接至加工间隙。阻塞二极管设置在低电感线与加工间隙之间,反向偏压电源与阻塞二极管串联连接。在粗加工时,当利用辅助电源的电压产生放电后,立刻从主电源向加工间隙供给大电流。在精加工时,从辅助电源向加工间隙供给小电流。以上阐明了阻塞二极管及反向偏压电源在精加工时使低电感线中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大幅度地减小。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278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平7-2761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的电源系统,能够以简单的电路构成 来充分地减小低电感线的寄生电容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涉及一种对形成在线电极与工件间的加工间隙供给电流脉冲的 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包括第I电源电路,该第I电源电路 包含第I直流电源、及与所述第I直流电源串联连接且将在所述加工间隙内流动的电流限 制得尽可能小的电流限制电阻元件,且该第I电源电路对所述加工间隙施加引起放电的电 压。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还包括第2电源电路,该第2电源电路包括第2直流电源、及 将所述第2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加工间隙的低电感线,且该第2电源电路向所述加工间隙 供给有助于放电加工的电流。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还包括阻塞二极管,串联连接于所 述低电感线与所述加工间隙之间;及容器,具有与所述阻塞二极管接触的接触面,且收纳冷 却液。也可使缓冲电路并联连接于所述阻塞二极管。也可使硅膏(silicone paste)介 于所述阻塞二极管与所述接触面之间。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也可还包括加工槽,具有贯穿孔;安装板,配置在所述 加工槽中,固定所述工件;及导电体块,贯穿所述贯穿孔,电性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可将所述 阻塞二极管安装在所述导电体块上。所述容器的所述接触面具有大面积即可,其为可与所述阻塞二极管的最大的一个 平面的几乎整个面接触的程度。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系统的一例的电路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源系统供给的电流脉冲的一例的波形图。3是表示图1中的冷却单元的一例的立体图。4是表示图1中的冷却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5是表示图1中的冷却单元的一例的前视图。6是表示图1中的冷却单元的一例的侧视图。7是表示安装着图1中的冷却单元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局部的立体图。 8是表示电流从寄生电容流向加工间隙时的典型的电流脉冲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4、5及6,作为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进行 说明。图1中表示了该电源系统的一例。电源系统对形成在线电极I与工件2之间的加工 间隙3重复供给电力脉冲(power pulse)。黄铜制的线电极I是一电极,且是放电加工用的 工具。工件2是另一电极,且包含铁系材料或超硬合金。电源系统包括第I电源电路10及第2电源电路20。电源电路10、20不可避免地在物理性地远离加工间隙3而配置。电源电路10、20例如收纳在框体中。第I电源电路10将用于引起放电的电压施加至加工间隙3,并且将不会导致线电极I断线的尽可能小的电流供给至加工间隙3。第I电源电路10包括由直流电源16、开关元件12、防逆流用阻塞二极管13、与电流限制电阻元件14组成的串联电路。第I电源电路10还包括具有晶体管电桥(transistorbridge)的极性切换电路15。直流电源16的输出电压高达足以使加工间隙3引起放电的程度。足以引起放电的程度的高电压取决于加工间隙3的尺寸。对加工间隙3施加的电压越高,则越需要更大电阻值的电流限制电阻元件14,结果,能量损失变大。开关元件12响应未图示的脉冲控制装置供给的栅信号(gate signal)而进行接通断开(οη-ο )。脉冲控制装置在经过预定的OFF时间后使开关 元件12导通,若检测到放电的产生,则立刻使开关元件12成为非导通。开关元件12通过重复进行接通断开而在加工间隙3重复使产生放电。防逆流用阻塞二极管13阻止电流的逆流,而保护开关元件12。电流限制电阻元件14具有大电阻值,用来在加工间隙3内产生放电时将在线电极I上流动的电流限制得尽可能小。电流限制电阻元件14的电阻值取决于直流电源16的输出电压及放电电路中存在的电阻成分而决定。第2电源电路20将有助于放电加工的电流供给至加工间隙。第2电源电路20包括直流电源26、开关元件21、22、防逆流用阻塞二极管23及低电感线30。低电感线30例如为电感成分少的同轴电缆。使第2电源电路20中的电阻成分及电感成分最小化。直流电源26的正极经由节点(node) 32、开关元件21、节点33、防逆流用阻塞二极管23及低电感线30而与工件2连接。直流电源26的负极经由节点35、开关元件22、节点34及低电感线30而与线电极I连接。直流电源26可将从粗加工至完工前加工所需的程度的大电流供给至加工间隙3。利用来自直流电源26的电流,将工件2的材料几乎全部去除。直流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1 JP 2010-1636431.一种线放电加工用的电源系统,对形成在线电极与工件间的加工间隙供给电流脉冲,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电源电路,包含第I直流电源、及与所述第I直流电源串联连接且将在所述加工间隙内流动的电流限制得尽可能小的电流限制电阻元件,且对所述加工间隙施加引起放电的电压; 第2电源电路,包含第2直流电源、及将所述第2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加工间隙的低电感线,且向所述加工间隙供给有助于放电加工的电流;阻塞二极管,串联连接于所述低电感线与所述加工间隙之间;及 容器,具有与所述阻塞二极管接触的接触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邦治柳泽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沙迪克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