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铭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12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头,属于金属冷轧技术领域。其钢筋剥肋装置为:4个刀座(2)与环状卡盘(3)的径向滑槽滑动配合,并设有涨刀弹簧(12),有涨刀环(4)、拨盘(5)和滑套(6)固定组成的轴向滑动涨刀机构;钢筋滚螺纹装置为:本体(9)的前盖(8)和后盖(10)上装有三根偏心轴(7),齿圈(15)均与三根偏心轴(7)上的三个调节齿轮(14)啮合,并与偏心调节齿轮(17)啮合,环状卡盘(3)与本体(9)相固定,三个滚丝轮(13)的中心孔分别直接与三根偏心轴(7)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范围大、刚性好、强度高、耐磨、耐用、寿命长、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建筑工地。(*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轧制造金属制品
,具体涉及建筑用钢筋滚丝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建筑安全和施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上大量采用的钢筋的连接技术也随之逐渐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大。从开始可靠性差的焊接,发展到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墩粗直螺纹连接,到近几年最新开发研制的剥肋直螺纹滚丝机,正在大量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几种直螺纹滚丝机在性能上较之前几代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几个关键件,如卡盘和刀座结构较复杂,制造比较麻烦;(2)刀座和刀片的强度和刚性都不够,加工精度差,容易损坏,给工地施工带来不便。(3)滚丝轮和芯轴配合,有的采用滚针,但滚针安装很费事,又很容易碎裂,滚螺纹精度差;有的采用铜套,同样存在不耐用、精度差、工艺性差的问题;有的采用粉沫冶金材料做的轴套,这种结构由于是双层配合材料,成本增高,同时制造成本也增大,装配间隙也难控制,适用性差。已有技术结构复杂、加工工艺性差、精度低、易损坏、寿命短、加工范围小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头,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加工精度高、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头,包括钢筋剥肋装置和钢筋滚螺纹装置,其钢筋剥肋装置的结构为:4把剥肋刀片(18)固定在4个刀座(2)上,4个刀座(2)与环状卡盘(3)的径向滑槽滑动配合,刀座(2)与卡盘(3)间设有涨刀弹簧(12),并设有由涨刀环(4)、拨盘(5)和滑套(6)相固定组成的轴向滑动涨刀机构;钢筋滚螺纹装置结构为:本体(9)的前盖(8)和后盖(10)上装有三根偏心轴(7),并有三个滚丝轮(13),齿圈(15)均与固定在三根偏心轴(7)上的一齿轮(14)相啮合,并 与偏心调节齿轮(17)啮合,环状卡盘(3)与本体(9)相固定,后盖(10)上设有与减速机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铭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