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280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2:28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电源电路,用于输出通过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对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获得的直流电力;光源单元,其具有利用所述直流电力进行点亮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外壳,其由经由接地路径接地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其上安装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光源单元。在仅切断供电线路其中之一的情况下,从所述交流电源经由所述接地路径以及所述光源单元和所述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杂散电容向发光元件供给交流电力,并且发光元件的正向电压具有几乎无法识别出的发光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代替具有灯丝的灯泡或荧光灯,使用寿命长且电力消耗低的诸如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照明设备的光源。图3示出传统的照明设备BI的示意结构,其中照明设备BI包括电源电路101、光源单元102和设备外壳104。电源电路101包括非绝缘型的AC/DC转换器,其中该AC/DC转换器用于输出通过对从AC (交流)电源110输入的AC电压Vi2进行整流(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并对该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获得的DC (直流)电力。光源单元102包括安装有例如以串联方式相连接的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基板(未示出),并且在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串联电路的两端施加从电源电路101输出的DC电压Vo2。即,半导体发光元件103利用从电源电路101供给的DC电力来进行点亮。另外,从AC电源110经由一对供电线路Wbl和Wb2向电源电路101的输入供给AC电力,并且在供电线路Wb2中配置有开关SW100。开关SW100构成诸如家庭用的墙壁开关等的AC电源的单极开关,并且通过使开关SW100接通/断开,可以使AC电源110向着电源电路101的电源供给导通或切断,以对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点亮/熄灭进行切换。此外,设备外壳104由诸如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电源电路101和光源单兀102安装在设备外壳104上。在图3中,仅不出设备外壳104的一部分。另外,AC电源110具有接地相,并且(位于配置有开关SW100的供电线路Wb2侧的)该接地相经由接地路径Wb3接地。此外,照明设备BI的设备外壳104经由接地路径Wb4同样接地。即,设备外壳104具有与AC电源110的接地相相同的电位。然而,在传统的照明设备BI中,即使在开关SW100断开的状态下,半导体发光元件103也轻微发光以产生微发光,并且存在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看似点亮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光源单元102安装于设备外壳104附近的情况下、在光源单元102和设备外壳104之间所产生的杂散电容Cb而引起的。具体地,即使在开关SW100断开的状态下,也存在如下的电流回路AC电源110-供电线路Wbl-电源电路101-半导体发光元件103-杂散电容Cb-设备外壳104-接地路径Wb4-接地路径Wb3-AC电源110。来自AC电源110的电流流入该电流回路,并且即使在开关SW100断开的状态下,半导体发光元件103也由于该电流回路而轻微发光。另外,杂散电容Cb是由如下的杂散电容所形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103和设备外壳104之间的杂散电容;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基板和设备外壳104之间的杂散电容;以及光源单元102的壳体和设备外壳104之间的杂散电容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传统的照明设备BI中,如图3所示,在光源单元102中,将电容器ClOO与半导体发光元件103并联连接。该结构意图通过使用电容器ClOO来限制光源单元102和设备外壳104之间所产生的杂散电容Cb并使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电流回路切断,由此防止微发光。然而,在使用电容器ClOO的情况下,需要数量至少与半导体发光元件103的数量相同的电容器C100,并且照明设备BI所包括的组件的数量较多。因此,这成为阻碍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因素。另外,在开关SW100配置于供电线路Wbl和Wb2中没有接地的供电线路Wbl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形成电流回路,因此可以防止微发光。然而,考虑到接地状况,需要对开关SfflOO进行布线,并且难以获得良好的施工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小型化且低成本的情况下抑制微发光并且提高施工性的照明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非绝缘型的电源电路,用于输出通过对从具有接地相的交流电源经由一对供电线路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对整流后的电压进行升压所获得的直流电力;光源单元,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利用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所述直流电力来进行点亮;以及设备外壳,其由经由接地路径接地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其上安装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光源单J Li ο在仅切断所述一对供电线路其中之一的情况下,从所述交流电源经由所述接地路径以及所述光源单元和所述设备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杂散电容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交流电力,并且供给有所述交流电力的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正向电压具有人眼无法识别出的发光水平。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在小型化且低成本的情况下抑制微发光并且提高施工性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明显,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示意结构的电路图;图2示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正向电压-正向电流特性;以及图3是示出传统的照明设备的示意结构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照明设备Al的示意结构,其中照明设备Al包括电源电路1、光源单兀2和设备外壳4。电源电路I包括非绝缘型的AC/DC转换器,其中该AC/DC转换器用于输出通过对从AC电源10输入的AC电压Vil进行整流(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并对该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获得的DC电力。此外,该非绝缘型的AC/DC转换器具有输入和输出之间并非绝缘的结构,并且由于非绝缘型的具有升压功能的AC/DC转换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光源单元2包括安装有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基板(未示出),并且在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串联电路的两端施加从电源电路I输出的DC电压Vol。即,半导体发光元件3利用从电源电路I供给的DC电力来进行点亮。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发光元件3由LED构成,但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形式并不局限于LED。另外,从AC电源10经由一对供电线路Wal和Wa2向电源电路I供给AC电力,并且在供电线路Wa2中配置有开关SWl。开关SWl构成诸如家庭用的墙壁开关等的AC电源的单极开关,并且通过使开关SWl接通/断开,可以使AC电源10向着电源电路I的电源供给导通或切断,以对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点亮/熄灭进行切换。此外,设备外壳4由诸如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电源电路I和光源单元2安装在设备外壳4上。在图1中,仅示出设备外壳4的一部分。另外,AC电源10包括具有接地相的单相100V,并且(位于配置有开关SWl的供电线路Wa2侧的)该接地相经由接地路径Wa3接地。此外,照明设备Al的设备外壳4经由接地路径Wa4同样接地。即,设备外壳4具有与AC电源10的接地相相同的电位。图2示出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正向电压-正向电流特性。在本实施例中,当接通开关SWl时,将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正向电流I设置为100mA,并将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发光水平调整为预定的亮度水平。具体地,对从电源电路I输出的DC电压Vol进行设置,以使得各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正向电压Vf约为2. 9V。例如,在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数量为九十四(94)个的情况下,电源电路I输出约为273V的DC电压Vol,以使得各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正向电压Vf被设置成约为2. 9V,并且正向电流If被设置成100mA。这样,当接通开关SWl时,将半导体发光元件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非绝缘型的电源电路,用于输出通过对从具有接地相的交流电源经由一对供电线路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对整流后的电压进行升压所获得的直流电力;光源单元,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利用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所述直流电力来进行点亮;以及设备外壳,其由经由接地路径接地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其上安装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光源单元,其中,在仅切断所述一对供电线路其中之一的情况下,从所述交流电源经由所述接地路径以及所述光源单元和所述设备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杂散电容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交流电力,并且供给有所述交流电力的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正向电压具有人眼无法识别出的发光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木伸介松崎纯河野忠博山下浩司松本弘之大坪笃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