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19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56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一个支架,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笼式弹簧,笼式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矩形孔,另一端穿过矩形孔并由弹力作用偏置,笼式弹簧上设置有第三弯曲部,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绝缘块,绝缘块上包括有一个可移动侧面,可移动侧面在支架中具有一个第一驻留位置和一个第二驻留位置,第二驻留位置与闭合环内区域有交叉重叠部分,弹性片由导体构成或者弹性片上连接有导体。利用矩形孔和笼式弹簧的另一端夹紧外部导线,可以实现快速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钉接线操作繁琐的问题,导线始终由弹簧压紧,解决了工作在振动环境中时螺钉容易松动的问题,第三弯曲部使挤压笼式弹簧的绝缘块实现自锁,便于双手专注于接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广泛用于各种电气元件中。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由导电体和螺钉构成, 螺钉与导电体通过螺纹连接,接线由螺钉固定在导电体上,实现接线与导电体的连接。这种接线端子结构,需要利用螺丝刀完成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并且,电气元件工作在振动环境中时,螺钉容易产生松动,造成接线不可靠的故障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所述的这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在振动环境中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一个支架,其中,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笼式弹簧,所述的笼式弹簧由一个弯曲的弹性片构成,所述的弹性片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矩形孔,所述的弹性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矩形孔并由弹力作用向矩形孔的一侧内壁方向偏置,将弹性片围成一个闭合环,所述的闭合环包括一个第一弯曲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呈弧形弯曲,连接第一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连接第二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的弹性片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三弯曲部,连接所述的第三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外,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绝缘块,所述的绝缘块位于闭合环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块上包括有一个可移动侧面,所述的可移动侧面与闭合环第一弯曲部的外侧相邻,可移动侧面在支架中具有一个第一驻留位置和一个第二驻留位置,所述的第二驻留位置与闭合环内区域有交 叉重叠部分,弹性片由导体构成或者弹性片上连接有导体。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导电板,所述的导电板的一端穿过弹性片中的矩形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块由一个拨叉构成,所述的拨叉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轴,所述的轴设置在支架中,所述的可移动侧面设置在拨叉的一端。或者,所述的拨叉的另一端内设置有凹陷或者盲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块由一个凸轮构成,所述的凸轮包括有一个内基圆和一个凸台,所述的可移动侧面设置在所述的凸台上,所述的内基圆的圆心上设置有轴,所述的轴设置在支架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轮连接有一个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是设置在凸轮轴上的一个旋转驱动元件、或者是设置在凸轮上的另一个凸台、或者是设置在凸轮端面中的一个圆周向驱动元件。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弹簧安装槽和一个绝缘块安装槽,所述的笼式弹簧和绝缘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弹簧安装槽和绝缘块安装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弹簧限位柱和一个绝缘块限位柱,所述的笼式弹簧和绝缘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弹簧限位柱之间和绝缘块限位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电板的一端在穿过弹性片中的矩形孔后向绝缘块方向弯曲。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支架、笼式弹簧和绝缘块设置在电气元件中,电气元件的内部接线与笼式弹簧或者导电板连接,外部接线穿过弹性片上的矩形孔,由弹性片的另一端压紧在矩形孔的内壁或者导电板上,实现电连接。利用外力驱动绝缘块,挤压闭合环变形, 可使弹性片的另一端脱离矩形孔的内壁或者导电板,从而获得穿线间隙。当绝缘块的可移动侧面从第一驻留位置滑动到第二驻留位置时,绝缘块的可移动侧面进入弹性片的第三弯曲部,弹性片的形状部分恢复后将绝缘块保持在当前位置,因此可以解除作用在绝缘块上的外力,利用双手进行接线操作。外部接线穿入后,再以外力作用在绝缘块上,使绝缘块的可移动侧面挤压闭合环变形后从第三弯曲部移出,再回到第一驻留位置。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利用笼式弹簧连接外部导线,可以实现快速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钉接线操作繁琐的问题,导线始终由弹簧压紧,解决了工作在振动环境中时螺钉容易松动的问题,通过在笼式弹簧上设置一个朝向闭合区域外侧的弯曲部,使挤压笼式弹簧的绝缘块实现自锁,便于双手专注于接线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一个支架1,其中,所述的支架I中设置有一个笼式弹簧2,所述的笼式弹簧2由一个弯曲的弹性片构成,所述的弹性片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矩形孔21,所述的弹性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矩形孔21并由弹力作用向矩形孔21的一侧内壁方向偏置,将弹性片围成一个闭合环,所述的闭合环包括一个第一弯曲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呈弧形弯曲,连接第一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连接第二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的弹性片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三弯曲部22,连接所述的第三弯曲部22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外,支架I中设置有一个绝缘块3,所述的绝缘块3位于闭合环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块3上包括有一个可移动侧面,所述的可移动侧面与闭合环第一弯曲部的外侧相邻,可移动侧面在支架I中具有一个第一驻留位置和一个第二驻留位置,所述的第二驻留位置与闭合环内区域有交叉重叠部分,弹性片由导体构成或者弹性片上连接有导体。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I中设置有一个导电板4,所述的导电板4的一端穿过弹性片中的矩形孔21。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块3由一个拨叉构成,所述的拨叉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轴,所述的轴设置在支架I中,所述的可移动侧面设置在拨叉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的拨叉的另一端内设置有凹陷或者盲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块3由一个凸轮构成,所述的凸轮包括有一个内基圆和一个凸台,所述的可移动侧面设置在所述的凸台上,所述的内基圆的圆心上设置有轴,所述的轴设置在支架I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轮连接有一个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是设置在凸轮轴上的一个旋转驱动元件、或者是设置在凸轮上的另一个凸台、或者是设置在凸轮端面中的一个圆周向驱动元件。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I中设置有一个弹簧安装槽和一个绝缘块安装槽,所述的笼式弹簧2和绝缘块3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弹簧安装槽和绝缘块安装槽内。或者,所述的支架I中设置有一个弹簧限位柱和一个绝缘块限位柱,所述的笼式弹簧2和绝缘块3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弹簧限位柱之间和绝缘块限位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电板4的一端在穿过弹性片中的矩形孔21后向绝缘块3方向弯曲。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支架1、笼式弹簧2和绝缘块3设置在电气元件中,电气元件的内部接线与笼式弹簧2或者导电板4连接,外部接线穿过弹性片上的矩形孔21,由弹性片的另一端压紧在矩形孔21的内壁或者导电板4上,实现电连接。利用外力驱动绝缘块3,挤压闭合环变形,可使弹性片的另一端脱离矩形孔21的内壁或者导电板4,从而获得穿线间隙。当绝缘块3的可移动侧面从第一驻留位置滑动到第二驻留位置时,绝缘块3的可移动侧面进入弹性片的第三弯曲部22,弹性片的形状部分恢复后将绝缘块3保持在当 前位置,因此可以解除作用在绝缘块3上的外力,利用双手进行接线操作。外部接线穿入后, 再以外力作用在绝缘块3上,使绝缘块3的可移动侧面挤压闭合环变形后从第三弯曲部22 移出,再回到第一驻留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一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笼式弹簧,所述的笼式弹簧由一个弯曲的弹性片构成,所述的弹性片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矩形孔,所述的弹性片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一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笼式弹簧,所述的笼式弹簧由一个弯曲的弹性片构成,所述的弹性片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矩形孔,所述的弹性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矩形孔并由弹力作用向矩形孔的一侧内壁方向偏置,将弹性片围成一个闭合环,所述的闭合环包括一个第一弯曲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呈弧形弯曲,连接第一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连接第二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内,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的弹性片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三弯曲部,连接所述的第三弯曲部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段均位于闭合环外,支架中设置有一个绝缘块,所述的绝缘块位于闭合环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块上包括有一个可移动侧面,所述的可移动侧面与闭合环第一弯曲部的外侧相邻,可移动侧面在支架中具有一个第一驻留位置和一个第二驻留位置,所述的第二驻留位置与闭合环内区域有交叉重叠部分,弹性片由导体构成或者弹性片上连接有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赵建余蒋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