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技术

技术编号:848923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和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其中具有所述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层含有通过使具有芳香族基团和-CH2OH基团的交联性电荷输送材料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并且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满足下式(1):(峰2)/(峰1)≤0.05(1),其中峰1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族基团的伸缩振动的吸收峰(约1550cm-1~约1650cm-1)的峰面积,峰2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醛的吸收峰(约1670cm-1~约1710cm-1)的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通过充电装置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上预定的极性和电势,通过用图像曝光选择性地除去经充电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的电荷而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用显影单元使色调剂附着至所述静电潜像而使所述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并且通过转印单元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从而将其作为形成的图像排出。 为了保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已经提出了设置最外表面层。作为保护层形成用材料,例如已经提出了通过将导电性粉末分散于酚树脂(phenol resin)中而获得的材料(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第3287678号(专利文献I))。另外,还提出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12-0197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此外,已经提出了链聚合性材料(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5-234546号公报(专利文献3))和丙烯酸树脂类材料(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0-66424号公报(专利文献4))。此外,已经提出了由醇溶性电荷输送材料和酚树脂形成的材料(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2-82469号公报(专利文献5))。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和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述感光体的具有最外表面的层含有通过使具有芳香族基团和?CH2OH基团的交联性电荷输送材料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并且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满足下式(1):(峰2)/(峰1)≤0.05????(1)其中,峰1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族基团在约1550cm?1~约1650cm?1处的伸缩振动的吸收峰的峰面积,峰2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醛在约1670cm?1~约1710cm?1处的吸收峰的峰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真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