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2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投影机包含光机系统与风扇,光机系统包含光源模组,光源模组包含光源壳体与光源。光源壳体包含本体、罩体与导流部。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罩体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第二开口大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结本体使第一开口被罩体遮蔽。导流部包含轴件与复数个导流件,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以预定夹角与轴件连结,导流部藉由轴件设置于本体与罩体之间。风扇与第三开口连结,风扇提供气流,气流通过第三开口流至导流部,并经由复数个导流件的导流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而流向光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具有导流功能,以使流经光源的气流可达更佳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尤其指一种可导流的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投影装置越来越普及,使用投影装置的场合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商用简报或家用视听娱乐。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投影装置被安装或摆设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时会正向摆设,有时则会反向倒挂摆设(即上下颠倒)。另外,当使用投影装置的时间越长,投影装置中的光源就会越热,因而有寻求更佳散热机制的需求。然而,习知投影装置的散热系统或架构大多于制造完成时即已固定,无法因应于使用场合中实际安装的方位加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导流的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以使流经光源的气流可达更佳的散热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源壳体,该光源壳体包含本体、罩体和导流部。本体具有第一开口 ;罩体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该第二开口大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罩体的该第二开口连结该本体使该第一开口被该罩体遮蔽;导流部包含轴件与复数个导流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以一预定夹角与该轴件连结,该导流部藉由该轴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罩体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与该轴件连结的该预定夹角皆不相同。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轴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间的该预定夹角可被调整。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源壳体具有导流功能,以使流经光源的气流可达更佳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包含本体、罩体、导流部和光源。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开口 ;罩体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该第二开口大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罩体的该第二开口连结该本体使该第一开口被该罩体遮蔽;导流部包含轴件与复数个导流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以一预定夹角与该轴件连结,该导流部藉由该轴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罩体之间;光源设置于该本体上,并邻近该第一开口。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与该轴件连结的该预定夹角皆不相同。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轴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间的该预定夹角可被调整。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源模组具有导流功能,以使流经光源的气流可达更佳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包含光机系统和风扇。该光机系统包括本体、罩体、导流部和光源,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开口 ;罩体具有第二开口与一第三开口,该第二开口大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罩体的该第二开口连结该本体使该第一开口被该罩体遮蔽;导流部包含轴件与复数个导流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以一预定夹角与该轴件连结,该导流部藉由该轴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罩体之间;光源设置于该本体上,并邻近该第一开口 ;风扇与该光源模组的该罩体的该第三开口连结,该风扇提供气流,该气流通过该第三开口流至该导流部,并经由该导流部的该复数个导流件的导流通过该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而流向该光源。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与该轴件连结的该预定夹角皆不相同。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导流件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轴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间的该预定夹角可被调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光源壳体、光源模组及具有光源模组的投影机具有导流功能,以使流经光源的气流可达更佳的散热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不含罩体)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流部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流部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不含罩体)的组合示意图,而图3则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光源模组I包含光源壳体10与光源30。光源壳体10包含本体101、罩体103与导流部105。本体101具有第一开口 1011,罩体103具有第二开口 1031与第三开口 1033,第二开口 1031大于本体101的第一开口 1011,罩体103的第二开口 1031连结本体101使第一开口 1011被罩体103遮蔽。导流部105包含轴件1051与复数个导流件1053,复数个导流件1053的任二者以预定夹角与轴件1051连结,导流部105藉由轴件1051设置于本体101与罩体103之间。光源30设置于本体101上,并邻近第一开口 1011。请参阅图4至图5,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流部的组合示意图,而图5则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流部的爆炸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部105具有三个导流件1053,第一个导流件1053与第二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为0 1,第二个导流件1053与第三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为0 2。经过夹角0 I而吹向光源30的气流被导流至图式方向中光源30的上半部,而经过夹角0 2而吹向光源30的气流则可被导流至图式方向中光源30的下半部。在实际应用中,夹角为0 1与夹角为0 2可不相同。另如图5所示,三个导流件1053乃可转动地枢接于轴件1051,因此三个导流件1053的任二者间的预定夹角可被调整,例如第一个导流件1053与第二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0 I以及第二个导流件1053与第三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0 2可视需要被调整。考虑到热空气会往上流动,当光源模组I被正向设置时,光源30的上半部可能会比光源30的下半部热,因此可将如图4所示的导流部105的第一个导流件1053与第二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0 I调整为大于第二个导流件1053与第三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0 2,使光源30的上半部比光源30的下半部获得相对更多的气流,以得到更佳的散热效果。类似的,当光源模组I被反向设置时(即上下颠倒),则可进行相反的调整,使夹角0 2大于夹角0 I。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一个投影机,投影机包含光机系统与风扇。光机系统包含如图1至图3所不的光源模组I,光源模组I包含光源壳体10与光源30。光源壳体10包含本体101、罩体103与导流部105。本体101具有第一开口 1011,罩体103具有第二开口1031与第三开口 1033,第二开口 1031大于本体101的第一开口 1011,罩体103的第二开口 1031连结本体101使第一开口 1011被罩体103遮蔽。导流部105包含轴件1051与复数个导流件1053,复数个导流件1053的任二者以预定夹角与轴件1051连结,导流部105藉由轴件1051设置于本体101与罩体103之间。光源30设置于本体101上,并邻近第一开口 1011。而风扇则与光源模组I的罩体103的第三开口 1033连结,风扇提供气流,气流通过第三开口 1033流至导流部105,并经由导流部105的复数个导流件1053的导流通过第二开口 1031与第一开口 1011而流向光源30。导流部105可如图4至图5所示,因此气流的一部份被第一个导流件1053与第二个导流件1053间的夹角0 I导流至图式方向中光源30的上半部,而气流的另一部份被第二个导流件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壳体包含: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罩体,具有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该第二开口大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罩体的该第二开口连结该本体使该第一开口被该罩体遮蔽;以及导流部,包含轴件与复数个导流件,该复数个导流件的任二者以一预定夹角与该轴件连结,该导流部藉由该轴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罩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宇邹治恒周秉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