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90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35
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该插头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部,该插座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部,该插头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一光纤耦合透镜和一条第一光纤,该插座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二光纤耦合透镜和一条第二光纤,该第一、第二光纤耦合透镜光学耦合;该第一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一导光元件、一个第一光源、一个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二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二导光元件、一个第二光源、一个第二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和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信号波长不同,可同步或异步于该插头和该插座之间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光纤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耦合装置一般以透镜阵列(lens array)做为耦合界面,信号进入与发出分 属不同的通道(即不同的光纤和透镜),因此同时进行信号输入和输出的“一进一出”通讯装 置需要两对耦合透镜(每条通道的输出端的一个透镜和接收端的一个透镜形成一对耦合透 镜,“一进一出”两条通道即需两对耦合透镜),“二进二出”的通讯装置则需四对耦合透镜, 以此类推。然而,由于耦合界面处需调整透镜阵列的准位度,例如透镜和通道之间的对位, 通道越多,透镜越多,透镜阵列的准位度的调整就越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仅用一对耦合透镜即可实现多路光信号交互通讯的光纤耦合 装置实为必要。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该插头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部, 该插座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部,该插头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一光纤耦合透镜和一条第 一光纤,该插座包括光学稱合的仅一个第二光纤稱合透镜和一条第二光纤,该第一、第二光 纤耦合透镜光学耦合;该第一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一导光元件、一个第一光源、一个第一光 电转换元件,该第二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二导光元件、一个第二光源、一个第二光电转换元 件;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依次经该第一导光兀件、第一光纤、第一光纤稱合透镜、第二 光纤耦合透镜、该第二导光元件进入该第二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依次 经该第二导光元件、第二光纤、第二光纤耦合透镜、第一光纤耦合透镜、该第一导光元件进 入该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和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的波 长不同,可同步或异步于该插头和该插座之间传输。进一步地,该第一导光元件具有一个面对该第一光纤的第一表面,一个靠近第一 光源及第一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的反射斜平面, 该反射斜平面镀有反射层;该第二导光元件具有一个面对该第二光纤的第一表面,一个靠 近第二光源及第二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的反射斜 平面,该反射斜平面镀有反射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导光元件折射和反射分波,使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 传输时可以共享一个通道,因此只需使用一对耦合透镜,从而降低透镜准位度的调整难度, 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1-1I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光纤耦合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耦合装置100第一安装部101第二安装部201插头10插座20插口200第一光纤耦合透镜102第一光纤104第二光纤耦合透镜202第二光纤204第一导光元件12第二导光元件22第一表面121第二表面122反射斜平面123第一光源13第二光源23第一光电转换元件14第二光电转换元件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100,其包括一个插头10 和一个插座20,该插头10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部101,该插座20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部 201。该光纤耦合装置100用于实现两个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或电力的双向传输和交换,例 如第一安装部101是移动硬盘的一部分,第二安装部201是计算机的一部分,或者第一安装 部101是计算机的一部分而第二安装部201是移动硬盘的一部分等。该插头10可以是数 据传输线的一个端口。该插头10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一光纤耦合透镜102和一条第一光纤104,该 插座20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二光纤耦合透镜202和一条第二光纤204。该插座20包 括一个插口 200,该插头10插入该插口 200后,该第一光纤稱合透镜102和第二光纤I禹合 透镜202光学稱合。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光纤稱合透镜102和第二光纤稱合透镜202均为 凸透镜。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聚光效率,该第一光纤104的端面可位于该第一光纤稱合透镜 102的焦平面。该第二光纤204的端面可位于该第二光纤耦合透镜202的焦平面。由该第一光纤104传输的光信号可几乎完全经该第一光纤稱合透镜102、第二光 纤率禹合透镜202进入该第二光纤204,同样地,由该第二光纤204传输的光信号经过该第二 光纤稱合透镜202、第一光纤稱合透镜102后进入该第一光纤104。请参阅图2和图3,该第一安装部101内设有一个第一导光兀件12、一个第一光源 13、一个第一光电转换元件14,该第二安装部201内设有一个第二导光元件22、一个第二光 源23、一个第二光电转换兀件24。该第一光源13发出的光信号经该插头10进入该插座20 并由该第二导光兀件22反射至该第二光电转换兀件24,该第二光源23发出的光信号经该 插座20进入该插头10并由该第一导光元件12反射至该第一光电转换元件14。该第一光源13发出的光信号和该第二光源23发出的光信号可同步或异步地在该插头10和该插座 20之间传输。如果插头10连接的是一个移动硬盘,而插座20所在的是一台计算机,则上述 光信号传输过程可看作是信号可以在该移动硬盘与该计算机之间同步交换或者异步交换。不同光信号在一条信道中传输的原理请参阅图3,该第一、第二光源13、23均为激 光源,该第一光源13发出波长为1310nm的激光信号,第二光源23发出1550nm的激光信号, 或者该第一光源13发出波长为1550nm的激光信号,第二光源23发出1310nm的激光信号。该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元件14、24均为光电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等,用于将接收 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为接收方进行充电或传输数据数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光兀件12和该第二导光兀件22的结构相同,以下以该第一 导光元件12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一导光兀件12为三棱镜,从截面观察,将面对该第一光纤104的表面视为第 一表面121,靠近第一光源13及第一光电转换兀件14的表面为第二表面122,连接该第一 表面121和该第二表面122的表面为反射斜平面123。该反射斜平面123和该第二表面122 之间的夹角为45度或其它能够将大部份光信号从该第二表面122反射出去的角度。与通常使用的折射分光三棱镜不同的是,该反射斜平面123镀有银层或其它具有 反射能力的反射层,因此两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将不会从反射斜平面123 —侧被折射出 射,也就是,从该第一表面121进入该第一导光兀件12的光信号反射至该第二表面122,从 该第二表面122进入该第一导光兀件12的光信号反射至该第一表面121。该第一光源13和该第二光源23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两个光信号的传输方向 不同,波长不同,在被第一导光兀件12或该第二导光兀件22分光时,原本应该发生折射且 折射角度不同,所以被反射时两个光信号的反射角度也不相同,因此,两个光信号在发射和 接收时(在该第二表面122 —侧时)是可以区分开的两路光波,通过反射之后,在该第一表 面121 —侧时,两条光路平行反向传播,从而两条光路被视为合并成一条光路,因此两个光 信号可以仅通过一对光纤稱合透镜和一条信道(将第一光纤104和第二光纤204视为一条 信道)即可同时或分时进行发出和接收,从而实现两个电子装置之间数据信号或者电力的 双向传输和交换,不需要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该插头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部,该插座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一光纤耦合透镜和一条第一光纤,该插座包括光学耦合的仅一个第二光纤耦合透镜和一条第二光纤,该第一、第二光纤耦合透镜光学耦合;该第一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一导光元件、一个第一光源、一个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二安装部内设有一个第二导光元件、一个第二光源、一个第二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依次经该第一导光元件、第一光纤、第一光纤耦合透镜、第二光纤耦合透镜、该第二导光元件进入该第二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依次经该第二导光元件、第二光纤、第二光纤耦合透镜、第一光纤耦合透镜、该第一导光元件进入该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和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可同步或异步于该插头和该插座之间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奕村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