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88172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及应用,其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和普通通信光纤进行海底电缆应变分布的实时监测,可及时发现海底电缆故障并发出报警,克服了人工无法巡查海缆故障的缺点。利用海底电缆技术资料、施工路由图建立报警点所处地理位置和传感光纤长度的准确关系,可实现故障点的准确定位。利用AIS信息和肇事船只确认算法可以准确认定肇事船。利用镜头偏转调整算法可及时准确地记录肇事船只的影像,连同AIS信息,为肇事理赔提供充足的证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方法自动化水平高、定位准确、证据充分,克服了人工巡查的诸多缺点,对海底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特别是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海岸线长达3. 2万公里,领海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有6500多个,海上工作平台众多,陆岛、岛际间海底电缆的应用日渐增多,其在远程供电、高压输电、电力通信、信号传输中起关键作用。随着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海底电缆路由海域捕捞活动极为频繁,捕捞方式多样,各种张网、拖网、钓具等对海底电缆造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帆张网,其定位锚体积、重量大,入水后受水动力作用,移动力量很大,抛入海底的铁锚因潮流的方向最大可走动距离达3-4海里,并且可能360度回转,对海底电缆造成致命的伤害。另外,定置网船在作业过程中抛锚定位时可能对电缆造成伤害,其锚的入土深度在2米左右,由于其在近岸区域作业,对登陆点附近电缆的影响比较大。拖网船对海底电缆的最大威胁是底拖网作业,其主要对埋设深度不够或进行过修理的区域造成较大影响。同时,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运输船只的吨位和数量也日益增加,给海底电缆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海底电缆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均严格要求海底电缆路由距航道、锚地有一定的距离,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利用海底电缆中复合或后期敷设的普通通信单模光纤实现海底电缆应变的实时在线测量,以获得沿整条光纤被测应变的分布信息;(2)当应变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产生报警,通过应变数据确定报警点在光纤上的位置;利用光纤长度和海缆长度的关系,换算出报警点在海缆上的位置;再根据施工路由图中的海缆地理坐标和深度数据得出报警点的地理坐标;(3)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实时记录海缆上方过往船舶的信息,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入数据库,当出现报警时,以报警点地理坐标为中心,提取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船舶信息,将此范围内的所有船舶列为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龙黄旭明林心勇徐杰王力群郑小莉李永倩吕安强杨志李星蓉孙景芳潘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