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隔板、加劲肋断开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及作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614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13
内隔板、加劲肋断开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其包括多边形钢管(1)、内隔板(2)、水平加劲肋(3)、竖向加劲肋(4)和填充在多边形钢管内的混凝土(5)。在形成的内隔板、加劲肋断开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中,外围的多边形钢管上下连续,内隔板和竖向加劲肋在基础顶面或楼板处断开,分段高度为1~2h,h为楼层高度,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方便施工,焊接工程量减少10%~40%,吊装定位技术要求降低,从而使施工速度得到较大的提升,更快的形成高层建筑中的骨架结构体系,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实验表明,这种设计的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几乎没有降低,变形能力略有下降但经过合理的设计完全能够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故此种方案是一种经济可行的优秀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建筑层出不穷,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也应运而生。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这就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来支撑这类建筑的建设。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及圆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其自身尺寸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不能无限满足工程的需要,在这种前提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结构也就随之产生,其多腔体钢管是由钢板拼连焊接而成。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由多腔体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由于腔体内混凝土的作用,钢管壁板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延缓或者避免了钢管壁板过早的发生局部屈曲;同时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高度三维应力状态,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得到改善,两种材料的组合弥补了各自的缺点,使其材料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多腔体钢管混凝土巨型柱受压性能试验中发现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优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腔体壁板容易发生局部鼓曲,腔体壁板承载力下降,钢板向外鼓出部分相应部位的核心混凝土严重酥碎,而此时其它部位可能还没有达到屈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隔板、加劲肋断开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边形钢管(1)、内隔板(2)、水平加劲肋(3)、竖向加劲肋(4)和填充在多边形钢管内的混凝土(5);多边形钢管(1)竖向连续,所有分段均需要焊接连接;内隔板(2)分段断开不焊接,断开的位置在基础顶面或者楼板处,分段为高度为1~2h,h为楼层高度;竖向加劲肋(4)分段断开不焊接,断开的位置在基础顶面或者楼板处,分段为高度为1~2h,h为楼层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武海鹏曹万林徐萌萌王立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