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自适应分体柱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614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13
自适应分体柱,属于加筋混凝土柱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含有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和分隔材料的整截面柱,所述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由2个或4个配筋子单元组成,配筋子单元间布置有分隔材料,所述分隔材料是沿着所述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在设定的分缝位置垂直布置的,至少保证柱子截面中周边纵筋的保护层处混凝土未被分隔开,所述分缝位置是指随着荷载增大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内沿着所述的分隔材料与混凝土的界面处出现至少一个竖缝,所述分隔材料是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分体柱的制造方法包括绑扎钢筋、放置分隔材料、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分体柱可把柱子的脆性破坏变成了延性破坏,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分体柱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层、高层结构的柱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以及轴压比的限制等,在结构中经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钢筋混凝土短柱的破坏一般是剪切破坏或粘结破坏,都是延性很差的脆性破坏,破坏过程短暂突然,耗能很小,在地震中易于导致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为了提高短柱特别是极短柱的抗震性能,出现了一种分体柱,即用分隔材料将柱子分隔成若干个小柱的组合体,每个小柱的剪跨比较大,从而提高柱子的抗震性能。分体柱的分隔材料贯通柱子的截面,使用性能受到影响,而且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比整体柱小。自适应分体柱的分隔材料没有贯通柱子截面,因此在正常使用阶段表现为整体柱。随着水平荷载的提高,自适应分体柱经历从整体柱到分体柱的演变过程荷载较小时,柱子处于弹性阶段,表现为整体柱的受力特性,刚度大;随着荷载增大,柱子沿板材与混凝土的界面处出现竖缝,竖缝宽度、长度随着柱子侧移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部位竖缝的开展过程不同,竖缝具有根据柱子受力自动出现和改变性态的特点;达到峰值承载力后,竖缝的性态趋于稳定,将柱子分割为分体柱,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适应分体柱,其特征是含有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和分隔材料的整截面柱,所述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有2个或4个子单元,子单元间布置有分隔材料,所述分隔材料占柱子截面的一部分,是沿着所述钢筋混凝土配筋单元在设定的分缝位置垂直布置的,保证柱子截面中周边纵筋的保护层处混凝土未被分隔开,所述分缝位置是指随着荷载增大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内沿着所述的分隔材料与混凝土的界面处出现至少一个竖缝,所述分隔材料是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明进周新刚孙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