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采集粧基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技术背景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且分布广、造价低、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 前景。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 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 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 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 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 建筑物制冷,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但是,地源热泵埋设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 积,且初期埋设成本高,因此其经济性较差。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0610016545.7)公开了“低温地热能转 换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通过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中埋设各形状的管状换热器装置进 行承载、挡土支护、地基加固的同时,可以进行浅层低温地热能转换,起到桩基和地源热泵 预成孔直接埋设管状换热器的双重作用。在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热能采集桩基,包括管桩、导热液体、分流板、盖板、底板、导热管、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管桩桩底采用钢筋混凝土完全封闭;现浇大直径管桩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在盖板上设置多个孔洞,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现浇大直径管桩内部空腔内设置分流板,分流板宽度与管桩内径宽度相等,分流板沿桩长通长布置,且位于桩中线上,将管桩空腔一分为二;在分流板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多个孔洞,作为导热液体循环的通道;管桩空腔内注满导热液体;导热管穿过盖板上的孔洞深入到管桩空腔内的导热液体中;导热管与集热器连接,并与管桩空腔一起形成一个循环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丁选明,高洪梅,郑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