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512 阅读:5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烃基润滑脂包括的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基础油:52.0~78.0%;微晶蜡:10.0~35.0%;增稠剂:8.0~30.0%;烷基二苯胺:0.25~0.6%;石油磺酸钡:1.5~3.0%;羊毛脂钙皂:1.5~3.0%;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基础油为100℃的运动粘度为10.0~40.0mm2/s的基础油,所述增稠剂为APP或APAO;所述微晶蜡的滴熔点为65~85℃。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APP或APAO作为增稠剂,提高了烃基润滑脂的滴点,增强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锈、防腐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脂,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钢丝绳表面脂是涂敷于股和捻成后钢丝绳表面的一种润滑脂,其作用一方面是减少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股中钢丝间的摩擦及钢丝绳与绳轮槽的摩擦,以减小钢丝绳的磨损;另一方面是保护钢丝绳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腐蚀。这就要求钢丝绳表面脂产品具有如下性能优良的黏附性、渗透性能、良好的防锈、防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挤压抗磨性能。·钢丝绳表面脂按其成分可分为烃基型钢丝绳表面脂、浙青型钢丝绳表面脂、皂基型润滑脂等不同类型。烃基型钢丝绳表面脂,一般采用废旧石蜡、地蜡制备,滴点较低,使用温度范围在45 55°C左右,用量较大。一些学者尝试在烃基型钢丝绳表面脂的基础脂内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改善其黏附性、高低温性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朱立等在石蜡基润滑脂的基础上加入增强树脂、黏度调节剂等,可使烃基型钢丝绳表面脂在夏季存放3个月后不出现滴落现象。凌伟红、姜和基等采用高黏度基础油,以固体石蜡为稠化剂,加入聚乙烯石蜡、酚醛树脂、石油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改善其高低温性能。申请号为200510068165. 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钢丝绳防护的润滑脂制备方法,该润滑脂滴点大于65°C,但最高只有73°C。申请号为20111032194. 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烃基润滑脂组合物,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酯为增黏剂,使其润滑脂的滴点大于60°C。在改善油脂滴点性能方面,添加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润滑脂增黏剂已成为一种趋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滴点,且防锈、防腐性能优异的烃基润滑脂,满足钢丝绳表面的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烃基润滑脂滴点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滴点,且防锈、防腐性能优异的烃基润滑脂,满足钢丝绳表面的防护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包括基础油、微晶蜡、增稠剂、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产品名称代号T557)、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钙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基础油52.0 78.0%微晶蜡10.0~35.0%增稠剂8.0~30.0%烷基二苯胺0.25~0.6%石油磺酸钡1.5 3.0%羊毛脂钙皂1.5-3.0%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 所述基础油为100°C的运动粘度为10. O 40. OmmVs的基础油,所述增稠剂为APP (无规聚丙烯)或APAO (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所述微晶蜡的滴熔点为65 85°C。优选地,上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基础油53.5 75.0%微晶蜡12.0~30.0%增稠剂10.0 26 0%烷基二苯胺0.3 0.5%石油磺酸钡1.8-2.5%羊毛脂钙皂1.8 2.5%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APAO。APAO外观为白色颗粒,其软化点为129 146°C,密度约为 O. 86g/cm3。优选地,所述的基础油为环烷基油、石蜡基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基础油的100°c的运动粘度为25. O 38. 0mm2/s。优选地,所述微晶蜡的滴熔点为80 85°C。上述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工业品,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基础油投入釜中,升温至120 155°C,投入增稠剂至全部熔化,维持物料温度在120 150°C范围内,保持10 30min,再投入微晶蜡至全部溶解,保持45 60min,然后依次加入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钙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温度下搅拌45 60min,自然降温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制得该烃基润滑脂。本专利技术选择APP(无规聚丙烯)或ΑΡΑ0(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作为增稠剂,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它是以传统工艺生产等规聚丙烯(IPP :1sotacticpolypropylene)时所产生的副产物。以往这些不受欢迎的产物一直是直接挖坑掩埋、焚烧或者是被当作燃料处理掉的。本专利技术选择APP作为增稠剂,提高了烃基润滑脂的滴点,增强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锈、防腐性能优异,满足钢丝绳表面的防护要求。随着催化技术的进步,聚合工业中产生的无规聚丙烯的量越来越少,为此该材料供应市场上的缺口越来越大。APAO(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Amorphous poly alpgaolefin)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晶态饱和塑性体材料,由α-烯烃经聚合反应生成,微观结构上是一种非晶态的、无规则的排列状态,与APP具有相同的特性,并具有更稳定的质量。同时,因为APAO是采用专门工艺有目的生产的聚合物,所以与副产品APP的随机性不同。因此,增稠剂APAO的选择,相对于增稠剂ΑΡΡ,制备出具有较高滴点的烃基润滑脂,并且在其防锈、防腐蚀方面均具有较好结果,从而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选择APP或APAO作为增稠剂,提高了烃基润滑脂的滴点,增强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锈、防腐性能优异,满足钢丝绳表面的防护要求。增稠剂APAO的选择,相对于增稠剂APP来说,使滴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在其防锈、防腐蚀方面均具有较好结果,且原料来源更稳定。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比例I首先将680g基础油(环烷基油,100°C运动粘度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温至120 140°C,投入160g微晶蜡(70#,滴熔点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约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产品名称代号T557)、16g石油磺酸钡、16g羊毛脂钙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温度下搅拌约60min,自然降温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将其性能列于表I。实施例1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480g基础油(环烷基油,100°c运动粘度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温至12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剂APP至全部熔化,维持物料温度在130 140°C范围内,保持约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蜡(70#,滴熔点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约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产品名称代号T557)、16g石油磺酸钡、16g羊毛脂钙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温度下搅拌约60min,自然降温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将其性能列于表I。实施例2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480g基础油(环烷基油,100°c运动粘度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温至15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剂APAO至全部熔化,维持物料温度在140 150°C范围内,保持约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蜡(70#,滴熔点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约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产品名称代号T557)、16g石油磺酸钡、16g羊毛脂钙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温度下搅拌约60min,自然降温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将其性能列于表I。实施例3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480g基础油(石蜡基油,100°c运动粘度为35. 5mm2/s)投入釜中,升温至120°C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丝绳表面防护的烃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油、微晶蜡、增稠剂、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钙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基础油为100℃的运动粘度为10.0~40.0mm2/s的基础油,所述增稠剂为APP(无规聚丙烯)或APAO(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所述微晶蜡的滴熔点为65~85℃。FDA000026723791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洪崔彦兵邱辉玉彭继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冠润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