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347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原料组成:正丁醇、307不饱和聚酯、滑石粉、铝粉、碳酸钙、三乙烯四胺、氯苯;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原料组成: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杨酸苯酯、改性纳米陶土;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改性的纳米陶土,使得生产出的聚酯类胶黏剂不仅具有传统胶黏剂的各项良好性能,而且它还具有收缩率低、较粘强度高、尺寸稳定、电性能优良、耐化学介质、配制简单、工艺简单、危害小、无污染环境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类胶黏剂储存时间长,有利于减少废品,而且具有更长的适用期和更快的固化速度,方便客户的操作,减少胶水浪费,最终提高产品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一种胶黏剂,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类胶黏剂
技术介绍
聚酯树脂分为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饱和共聚酯树脂系由苯二甲酸、I,4-丁二醇、一缩乙二醇、己二酸或癸二酸缩聚的产物,有一定的结晶度,刚性、弹性好。采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饱和聚酯树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链结构的二元醇和二元酸j产生的就是只含直链结构的聚酯树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环(如苯酐、对苯二甲酸j偏苯三酸酐等)产生的就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聚酯树脂,若果用化学反应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分,产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树脂。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直链结构的多元醇与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树脂具有线性结构,柔韧性非常好。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苯环的多元酸与多元醇,反应,合成得到含有苯环结构的树脂,苯环的刚性特征赋予树脂以硬度,而苯环的稳定的结构特征赋予树脂以耐化学性。合成聚酯树脂时,若通过化学反应引入一些其它成分,可拥有聚酯树脂原本不具备的性能,达到改善和突出某种性能目的,来达到特殊的应用性能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环氧、丙烯酸、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指由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酸(或一酸酐)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线型缩聚物。在分子主链上具有重复的酯键及不饱和双键,故称为不饱和聚酯。不饱和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当加入乙烯基单体(如苯乙烯)时,在引发剂的引发下,大分子主链上的双键打开与乙烯基单体发生共聚反应,使大分子交联后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结构高聚物。因此,通常把不饱和聚酯与乙烯基单体(交联剂)混合得蓟的黏稠溶液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木饱和聚酯树脂可分为通用型、柔韧型、耐热型、耐腐型、阻燃型、光稳定型、透光型和气干型等。可在室温下或加热固化成为体型结构的燕离性树脂。传统的聚酯类胶黏剂胶膜坚韧、耐冲击、剥离强度高、耐油和耐磨性强,随着聚酯类胶黏剂的广泛使用,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是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聚酯类胶黏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正丁醇8-10、307不饱和聚酯60-65、滑石粉2-4、铝粉2-4、碳酸钙15-20、三乙烯四胺O. 5_1、氯苯30-35 ;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搅拌釜中,在温度为100-120°C下,真空搅拌1-2小时,SP得甲组分; 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二醇80-85、甲苯二异氰酸酯10-1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O. 1-0. 2、水杨酸苯酯O. 5-0. 8、改性纳米陶土 O. 8-1. 2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搅拌分散釜中,高速搅拌18-20分钟,即得乙组分; 所述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其质量1. 5-3%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加热到50-60°C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陶土质量5 — 8%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得到改性纳米陶土。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改性的纳米陶土,使得生产出的聚酯类胶黏剂不仅具有传统胶黏剂的各项良好性能,而且它还具有收缩率低、较粘强度高、尺寸稳定、电性能优良、耐化学介质、配制简单、工艺简单、危害小、无污染环境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聚酯类胶黏剂储存时间长,有利于减少废品,而且具有更长的适用期和更快的固化速度,方便客户的操作,减少胶水浪费,最终提闻广品整体质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正丁醇8、307不饱和聚酯60、滑石粉2、铝粉4、碳酸钙20、三乙烯四胺1、氯苯35 ;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搅拌釜中,在温度为120°C下,真空搅拌I小时,即得甲组分; 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二醇80、甲苯二异氰酸酯1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O. 2、水杨酸苯酯O. 5、改性纳米陶土1. 2 ;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搅拌分散釜中,高速搅拌18分钟,即得乙组分; 所述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其质量3%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加热到60°C搅拌20分钟,再加入陶土质量8%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烘干粉碎成350目粉末,得到改性纳米陶土。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对比试验 本专利技术的聚酯类胶黏剂与传统聚酯类胶黏剂的性能对比权利要求1.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 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正丁醇8-10、307不饱和聚酯60-65、滑石粉2-4、铝粉2-4、碳酸钙15-20、三乙烯四胺0. 5_1、氯苯30-35 ;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搅拌釜中,在温度为100-120°C下,真空搅拌1-2小时,SP得甲组分; 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二醇80-85、甲苯二异氰酸酯10-1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 1-0. 2、水杨酸苯酯0. 5-0. 8、改性纳米陶土 0. 8-1. 2 ;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搅拌分散釜中,高速搅拌18-20分钟,即得乙组分; 所述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其质量1. 5-3%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加热到50-60°C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陶土质量5 — 8%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得到改性纳米陶土 ; 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原料组成正丁醇、307不饱和聚酯、滑石粉、铝粉、碳酸钙、三乙烯四胺、氯苯;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原料组成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杨酸苯酯、改性纳米陶土;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改性的纳米陶土,使得生产出的聚酯类胶黏剂不仅具有传统胶黏剂的各项良好性能,而且它还具有收缩率低、较粘强度高、尺寸稳定、电性能优良、耐化学介质、配制简单、工艺简单、危害小、无污染环境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聚酯类胶黏剂储存时间长,有利于减少废品,而且具有更长的适用期和更快的固化速度,方便客户的操作,减少胶水浪费,最终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文档编号C09J11/04GK102994033SQ2012104266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郑跃辉 申请人:安徽东方金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郑跃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类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甲乙两组分组成:所述甲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正丁醇8?10、307不饱和聚酯60?65、滑石粉2?4、铝粉2?4、碳酸钙15?20、三乙烯四胺0.5?1、氯苯30?35;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搅拌釜中,在温度为100?120℃下,真空搅拌1?2小时,即得甲组分;所述乙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二醇80?85、甲苯二异氰酸酯10?1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0.2、水杨酸苯酯0.5?0.8、改性纳米陶土0.8?1.2;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入搅拌分散釜中,高速搅拌18?20分钟,即得乙组分;所述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其质量1.5—3%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加热到50?60℃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陶土质量5—8%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得到改性纳米陶土;将甲乙两组分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聚酯类胶黏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方金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郑跃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