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04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26
一种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尼龙610树脂、聚丙烯树脂、接枝的聚丙烯树脂、偶联剂、填料和三聚氰胺尿酸盐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玻璃纤维、表面改性剂,然后转移至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十区的温度分别为:220℃、225℃、225℃、230℃、230℃、235℃、235℃、240℃、240℃和240℃,得到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优点:可保障安全;体现环保;拉伸强度大于170MPa、弯曲强度大于240MPa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9kj/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尼龙作为一类工程塑料,具有高强、耐磨、耐油和耐化学腐蚀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机械设备、航空航天、体育器材等领域,但尼龙树脂存在冲击强度脆弱和阻燃性差的欠缺。为了使尼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通常向尼龙中添加含卤素的阻燃剂,由于含卤素的阻燃剂在燃烧时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威胁健康,特别是在火灾状况下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损害。·鉴于上述,如何在制备尼龙材料的过程中使其具有拔萃的阻燃效果并且避免在燃烧时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以及使尼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强度成了目前业界致力于开发的方向,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由该方法得到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在燃烧时不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尼龙610树脂140 170份、聚丙烯树脂39 51份、接枝的聚丙烯树脂17 28份、偶联剂2. 2 3. 3份、填料50 65份和三聚氰胺尿酸盐35 5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0. 9 1. 7份、玻璃纤维77 92份、表面改性剂0. 5 0. 9份,继续混合,然后转移至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十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30°C、五区温度230°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35°C、八区温度240°C、九区温度240°C和十区温度240°C,得到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610树脂为熔点在220°C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烯树脂为通用级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枝聚丙烯树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其接枝率为2%。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偶联剂为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聚氰胺尿酸盐为平均粒径为30微米的三聚氰胺尿酸盐。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纤维为长度为3_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单硬脂酸酰胺;所述的混合的时间为8-15min,所述继续混合的时间为3_7min。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材料的熔融指数大于24g/10min,阻燃等级达到V-0级,因而可保障安全;由于原料中不含有卤素,因而在燃烧时不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而得以体现环保;拉伸强度大于170MPa、弯曲强度大于240MPa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9kj/m2。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首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的树脂即尼龙610树脂140份、聚丙烯树脂即通用级树脂51份、马来酸酐接枝的并且接枝率为2%的聚丙烯树脂20份、偶联剂即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 5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55份和平均粒径为30 y m的三聚氰胺尿酸盐35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lOmin,然后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1. 7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77份和表面改性剂即单硬脂酸酰胺0. 5份,继续混合5min,然后转移至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十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30°C、五区温度230°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35°C、八区温度240°C、九区温度240°C和十区温度240°C,得到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实施例2: 首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的树脂即尼龙610树脂170份、聚丙烯树脂即通用级树脂39份、马来酸酐接枝的并且接枝率为2%的聚丙烯树脂17份、偶联剂即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 2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50份和平均粒径为30 y m的三聚氰胺尿酸盐45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8min,然后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0. 9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91份和表面改性剂即单硬脂酸酰胺0. 9份,继续混合3min,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3: 首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的树脂即尼龙610树脂160份、聚丙烯树脂即通用级树脂45份、马来酸酐接枝的并且接枝率为2%的聚丙烯树脂28份、偶联剂即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 3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60份和平均粒径为30 y m的三聚氰胺尿酸盐5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5min,然后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1. 5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82份和表面改性剂即单硬脂酸酰胺0. 7份,继续混合6min,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4: 首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的树脂 即尼龙610树脂150份、聚丙烯树脂即通用级树脂48份、马来酸酐接枝的并且接枝率为2%的聚丙烯树脂24份、偶联剂即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65份和平均粒径为30 y m的三聚氰胺尿酸盐40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2min,然后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1. 2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88份和表面改性剂即单硬脂酸酰胺0. 8份,继续混合7min,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由上述实施例1-4得到的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表所示的技术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尼龙610树脂140 170份、聚丙烯树脂39 51份、接枝的聚丙烯树脂17 28份、偶联剂2. 2 3. 3份、填料50 65份和三聚氰胺尿酸盐35 5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O. 9 1. 7份、玻璃纤维77 92份、表面改性剂O. 5 O. 9份,继续混合,然后转移至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十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30°C、五区温度230°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35°C、八区温度240°C、九区温度240°C和十区温度240°C,得到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610树脂为熔点在220°C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树脂为通用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聚丙烯树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其接枝率为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7.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尼龙610树脂140~170份、聚丙烯树脂39~51份、接枝的聚丙烯树脂17~28份、偶联剂2.2~3.3份、填料50~65份和三聚氰胺尿酸盐35~5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0.9~1.7份、玻璃纤维77~92份、表面改性剂0.5~0.9份,继续混合,然后转移至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十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20℃、二区温度225℃、三区温度225℃、四区温度230℃、五区温度230℃、六区温度235℃、七区温度235℃、八区温度240℃、九区温度240℃和十区温度240℃,得到无卤阻燃的尼龙610与聚丙烯合金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筑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