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三元合金材料包括聚碳酸酯、ABS、聚丙烯和相容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的机械强度、热变形温度高,并且制备过程简单、工艺可控,成本低,可广泛用于机械配件、电子电器部件、电气设备外壳、接插件等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具有抗冲击强度高、抗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无毒、介电性能好等优点,在电子电器、汽车、医疗器械、机械、建筑和照明用具等领域用途广泛,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重要的一员。然而,纯PC树脂也存在着加工流动性差、易应力开裂、对缺口敏感、易老化和耐磨性较差等缺点,限制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它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地尺寸稳定性、电性能、耐磨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配件等领域,但是ABS的热变形温度较低,耐热性不好。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具有密度小,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相对简单等特点。但由于其韧性差,收缩变形大,抗蠕变性差,低温时易变脆等缺陷,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缺点使其与工程塑料在性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主要通过物理共混或兼有化学改性的物理共混来对PP进行高性能化改性。目前,现有的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以PP的接枝物为相容剂,来改善PC和PP的相容剂,提高聚碳酸酯/聚丙烯材料的抗冲性能。但是此材料的刚性和韧性效果并不理想,遇高温容易变形,而且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难以满足其在机械和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申请号为201010276248.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述材料是一种PC/ASA 二元合金,此二元合金属于是PC/ABS合金的改进型,其引入的ASA是一种耐候性比ABS优秀的共聚物,其目的是制备一种耐候性好,可用于室外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引入ABS,并选用相应的接枝物做相容剂,以制备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来满足工业应用对刚性和韧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由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40 70%、ABS树脂15 30%、聚丙烯5 20%和相容剂2. 5 8%和添加剂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接枝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接枝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碳酸酯、ABS树脂、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6:2: f 4:3: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中所述添加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抗氧剂占材料总质量的0. 2^0. 3% ;润滑剂占材料总质量的0. 3^0. 5% ;光稳定剂占材料总质量的0. ro. 3%。本专利技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 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中的聚碳酸酯在105°C下烘3小时控制水分在0. 1%以下。本专利技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料按质量比例称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相容剂; 2.混合将称量好的原料投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3.熔融挤出将混合料投入到熔融挤出机中挤出并造粒。与申请号为201010276248.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相比,本专利引入ABS的目的是为了改善PC/PP 二元合金的相容性,与上述专利目的不同,制备出的三元合金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内饰件,或者是室内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注塑用新型三元高分子合金材料,弥补了现有材料不能同时满足刚性和韧性要求的缺点,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及刚性,而且热变形温度较高,成本相对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工艺容易控制;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新型三元高分子合金材料,可广泛运用于机械配件、电动工具、电子电器配件、连接器等方面;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用新型三元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分段熔融的方式,可以保证材料不会受高温分解,同时也能保证各种材料混合均匀,相容性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 先将60 %质量的PC树脂在105 °C下烘3小时控制水分在0.1 %以下;随后与20 %质量的ABS树脂、10 %质量的PP树脂、5 %重量的复配相容剂体系、0. 2 %重量的主抗氧剂四(¢-(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10)和0.1%辅助抗氧剂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68)、4. 7%重量的其他助剂通过高速混料机混合2分钟后从计量喂料器进入双螺杆挤出机塑化、熔融,再经挤出、冷却、过磁、包装得到产品。实施例2 先将40 %质量的PC树脂在105 °C下烘3小时控制水分在0.1 %以下;随后与30 %质量的ABS树脂、20%质量的PP树脂、5%重量的复配相容剂体系、0. 2%重量的主抗氧剂四(¢-(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10)和0.1%辅助抗氧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68)、4. 7%重量的其他助剂通过高速混料机混合2分钟后从计量喂料器进入双螺杆挤出机塑化、熔融,再经挤出、冷却、过磁、包装得到产品;实施例1和2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如下 (1)原材料的处理及混合 PC树脂在105°C下烘3小时,控制水分在0. 1%以下; 将PC树脂和ABS树脂、PP树脂、复配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等在高速混料机中混合2分钟,使各组分充分搅拌分散均匀; (2)熔融挤出 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温度在200-220°C之间,螺杆转速为380转/分; (3)造粒及后处理 对挤出的物料进行冷却、风干、切粒、过强磁、包装得到成品;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得的注塑用新型三元高分子合金材料的性能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4(T70%、ABS树脂15 30%、聚丙烯5 20%和相容剂2. 5 8%和添加剂2%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接枝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接枝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ABS树脂、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6:2:1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抗氧剂占材料总质量的O. 2^0. 3% ;润滑剂占材料总质量的O. 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40~70%、ABS树脂15~30%、聚丙烯5~20%和相容剂2.5~8%和添加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锋,皮正亮,刘洁,刘雪丽,葛嘉宝,郭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林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