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96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收缩材料为聚乳酸组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获得的切片,聚乳酸组合物由95wt%~99.5wt%的树脂成分和0.5wt%~5wt%的增塑剂组成,树脂成分又由重均分子量20000~250000的聚乳酸、重均分子量6000~100000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以及重均分子量30000~200000的聚己内酯按重量比1:0.05~1:0.05~1混合而成,增塑剂为数均分子量8000~10000、熔点为110℃~150℃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热缩性材料及热收缩膜的热缩性能特别好,且加工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热收缩膜在各种产品的包装、销售和运输中被使用,其主要作用是稳固、遮盖和保护产品,其中热收缩性薄膜还被用作热收缩性标签,贴设于食品、饮料等容器的外侧。从使用性能角度看,对热收缩膜的要求是必须具有较高的耐穿刺性,良好的收缩性和一定的收缩应力,在收缩过程中,薄膜不能产生孔洞;从环境角度来看,要求热收缩膜生物降解性好,这样在热收缩膜废弃时,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此外,还需考虑到热收缩膜的原料来源问题,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目前热收缩膜大多主要采用PE、PP、PVC、POF等材料,这些材料不能降解,而且使用石油等化石资源制造的。为了减少PE、PVC等材料作为热收缩膜的不足,来源于植物的聚乳酸塑料由于其良好的透明性和生物降解性能,而在薄膜用途中备受关注。然而,由于聚乳酸类树脂的原料本身脆性比较大以及在加热时会结晶化,如果直接成型为片状 或薄膜状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强度和获得足够的热收缩特性。为了提高聚乳酸树脂内冲击性等机械特性,已经提出了在聚乳酸类树脂中添加其它树脂获得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03605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特定重均分子量的聚乳酸类树脂中含有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但目前为止,这些方法所获得材料的热收缩率最高仅达50%左右,并且热收缩膜的加工常常采用的是多层共挤的方式,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热收缩性能优异。本专利技术同时还要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热收缩性薄膜的热收缩率高,特别适于食品、饮料以及其它消费类商品的包装用标签。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为聚乳酸组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获得的切片,特别是,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由95wt% 99. 5wt%的树脂成分和 O. 5wt% 5wt%的增塑剂组成,其中,树脂成分由重均分子量20000 250000的聚乳酸 (PLA)、重均分子量6000 100000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以及重均分子量30000 200000的聚己内酯(PCL)按重量比1:0. 05 1:0. 05 I混合而成,增塑剂为数均分子量 8000 10000、熔点为110°C 150°C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优选地,所述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以及聚己内酯三者的重量比为 1:0. Γ0. 6:0. 4、. 6。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 100000,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 60000,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 150000。所述的熔融混炼在 130°C 280°C下进行。优选的,所述原料聚乳酸的光学纯度为809Γ99%,残留丙交酯量为总质量的O. 05% 1%。原料PLA、PBAT和PCL均为市场已经有销售的成熟商品。所述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可采用有机化学中已知的技术手段来合成。优选地,所述热收缩材料中,增塑剂的含量为O. 3 wt% lwt%。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其由上述的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薄膜的厚度为5 50微米。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的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上述的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为原料,将原料投入到长径比40 60:1的单螺杆吹膜机中,挤出吹膜即得所述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性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具体方案进行吹膜时,单螺杆吹膜机各区温度条件如下 一区温度110°C 120°C ;二区温度110°C 120°C ;三区温度100°C 120°C ;四区温度 130°C 140°C ;五区温度140°C 150°C ;六区温度130°C 150°C。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聚乳酸与同样具有可生物降解的PBAT和PCL按一定比例组合,并同时辅以一定量的一定分子量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所得热收缩材料经吹膜形成厚度 6 μ m的热收缩性薄膜的热收缩率在80%以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材料可直接吹膜获得热收缩性薄膜,加工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制备过程如下取500g PLA (数均分子量45000),200g PBAT (数均分子量35000),300gPCL (数均分子量80000)和IOg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8000,熔点110°C),混合后, 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的参数如下(双螺杆挤出机;Φ=26_ ;L/D=40 ; 进料区至模头各区的温度依次为150°C、180°C、200V、200V、200 V、200V、200V、200V、 195°C、195°C;压力O. 3 1. 2MPa ;扭矩54%;喂料速率23s),于230°C左右制得共混物,然后, 进行挤出造粒,干燥后制得切片。将制得的切片进行注射成型,模具温度为110°C,冷却时间为120秒。对成型所得的片材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参见表I。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制备过程如下取500g PLA (数均分子量80000),200g PBAT (数均分子量60000),300gPCL (数均分子量60000)和50g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9000,熔点120°C),混合后, 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的参数如下(双螺杆挤出机;Φ=26_ ;L/D=40 ; 进料区至模头各区的温度依次为150°C、180°C、200 V、200 V、200 V、200 V、200 V、200 V、 195°C、195°C;压力O. 3 1. 2MPa ;扭矩54%;喂料速率23s),于230°C左右制得共混物,然后, 进行挤出造粒,干燥后制得切片。将制得的切片进行注射成型,模具温度为110°C,冷却时间为120秒。对成型所得的片材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参见表I。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制备过程如下取500g PLA (数均分子量110000),200g PBAT (数均分子量80000),300gPCL (数均分子量100000)和IOOg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9000熔点135°C),混合后, 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的参数如下(双螺杆挤出机;Φ=26_ ;L/D=40 ; 进料区至模头各区的温度依次为150°C、180°C、200V、200V、200 V、200V、200V、200V、 195°C、195°C;压力O. 3 1. 2MPa ;扭矩54%;喂料速率23s),于230°C左右制得共混物,然后, 进行挤出造粒,干燥后制得切片。将制得的切片进行注射成型,模具温度为110°C,冷却时间为120秒。对成型所得的片材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参见表I。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生物降解热收缩材料,其为聚乳酸组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干燥获得的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由95wt%~99.5wt%的树脂成分和0.5wt%~5wt%的增塑剂组成,其中,所述树脂成分由重均分子量20000~250000的聚乳酸、重均分子量6000~100000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以及重均分子量30000~200000的聚己内酯按重量比?1:0.05~1:0.05~1混合而成,所述的增塑剂为数均分子量8000~10000、熔点为110℃~150℃的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柴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