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74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先升温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0.090~-0.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59~90℃,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0~120℃,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0~190℃,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0.08~-0.1MPa和温度为200~300℃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剂可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制成的织物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大家知道,聚酯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抗静电性能、易去污性能、蓬松柔软性都较差。为改善聚酯纤维性能,以氨基硅乳液为主要助剂,但氨基硅乳液仅能在手感上对聚酯纤维进行改进,对其易起静电、易粘污不能有所改进,因此,目前市场上以聚酯纤维为材料加工而成的纺织品存在服用性较差、易起静电、易粘污的缺点,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所产生的改性剂用于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健康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步骤为I)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以重量份数计量的各组份聚乙二醇6(Γ80份,乙二醇25 3 5份,两端羟基聚醚20 3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 75份,两端聚醚有机硅I 50份和作为催化剂的酯酸金属盐O. 2^1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在温度升至55 59°C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O. 090^-0. 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 59 90°C,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T120°C,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Tl90°C,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O. 08^-0.1MPa和温度为20(T300°C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Γ50000的聚酯/聚醚/有机硅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至10(Tl6(rC后放料,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性剂可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手感(蓬松、柔软、平滑)、抗静电性能、易去污性能、耐洗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制成的织物的舒适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其步骤为I)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以重量份数计量的各组份聚乙二醇6(Γ80份,乙二醇25 35份,两端羟基聚醚20 3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 75份,两端聚醚有机硅I 50份和作为催化剂的酯酸金属盐O. 2^1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在温度升至55 59°C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0. 090^-0. 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5扩90°C,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T120°C,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Tl90°C,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0. 08^-0.1MPa和温度为20(T300°C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0飞0000的聚酯/聚醚/有机硅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至10(Tl6(rC后放料,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对应上述各组份在各个数字区间中任何取值,组合形成的混合物都是可行的,在上述加工工序中涉及的各温度区间或压强区间中任意取值,也能够完成需要的制备要求。下面将提供上面所述改性剂用于聚酯纤维改性的几种典型应用,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具有诸多优良性能第一种作为蓬松整理剂的应用蓬松整理剂中含有重量比例为5 10%的改性剂, 余量为水。第二种作为平滑亲水整理剂的应用所述的平滑亲水整理剂中含有重量比例为5^10%的改性剂,余量为水。可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不仅蓬松柔软,而且具有平滑感又不失亲水性。第三种作为耐久抗静电剂的应用所述的耐久抗静电剂中含有重量比例为5^10%的改性剂、和重量比例为20飞0%的季胺盐类聚合物,余量为水。可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不但具有蓬松柔软性、同时还能抗静电。所述的季胺盐类聚合物为烷基叔胺氯化物或烷基叔胺硝酸盐。第四种作为易去污整理剂的应用易去污整理剂含有重量比例为5 10%的改性齐U、和重量比例为2 5%的甘油或乙二醇或含氟树脂,余量为水。可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不但具有蓬松柔软性、同时还能增强去污能力。第五种作为浴中抗皱剂的应用浴中抗皱剂含有重量比例为5 10%的改性剂、和重量比例为0. 5^3%的聚丙烯酷肢,余量为水。可使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不但具有蓬松柔软性、同时还能抗皱。第六种作为亲水防皱高温匀染剂的应用在亲水防皱高温匀染剂中含有重量比例为3 20%的改性剂。可使改性后的聚酣纤维不但具有蓬松柔软性、同时还能提高染色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步骤为O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以重量份数计量的各组份聚乙二醇6(Γ80份,乙二醇25 35份,两端羟基聚醚20 3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 75份,两端聚醚有机硅I 50份和作为催化剂的醋酸金属盐O. 2^1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在温度升至55 59 °C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O. 090^-0. 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59、0°C,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T120°C,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Tl90°C,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O. 08^-0.1MPa和温度为20(T300°C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Γ50000的聚酯/聚醚/有机硅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至10(Γ160 后放料,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步骤为:1)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先升温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0.090~-0.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59~90℃,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0~120℃,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0~190℃,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0.08~-0.1MPa和温度为200~300℃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可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制成的织物的舒适性。文档编号C08G63/695GK102993429SQ20121037212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新建, 金耀, 鲁佳亮, 卢新巧 申请人:安徽省三森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酯纤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各组份:以重量份数计量的各组份:聚乙二醇60~80份,乙二醇25~35份,两端羟基聚醚20~3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75份,两端聚醚有机硅1~50份和作为催化剂的醋酸金属盐0.2~1份;2)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两端羟基聚醚,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在温度升至55~59℃时开始抽真空,使釜内的真空度达到?0.090~?0.095MPa,然后继续升温至59~90℃,至脱水完全,排空升温至90~120℃,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两端聚醚有机硅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继续升温至150~190℃,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酯化后,将反应釜中酯化后的物料压入聚合釜中,在真空度为?0.08~?0.1MPa和温度为200~300℃的条件下,并在酯酸金属盐的催化下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0~50000的聚酯/聚醚/有机硅三元共聚物,然后降温至100~160℃后放料,得到所需的改性剂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建金耀鲁佳亮卢新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三森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