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22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氮素硝化抑制剂、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土壤结构改良剂、活性层状硅酸盐和复合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氮素硝化抑制剂能控制铵态氮硝化分解流失;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能吸附氨态氮减少挥发损失,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疏松土壤及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还可与活性层状硅酸盐胶链、搭桥形成网状结构,减少肥料养分流失,并能吸附、交换NH4+、K+,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的有效性。盆栽及田间肥效试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能显著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 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钥、锌、氯等。氮是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作物对氮的吸收主要有无机氮和有机氮两种形式。其中,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氮素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既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吸收到体内的铵态氮,可直接光合作用产物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进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机物。而硝态氮在体内还原呈铵态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而有机氮则是小分子的有机态氮,如各种氨基酸等。缺氮对叶片发育影响最大,叶片细小直立与茎的夹角小,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缺氮症状先从老叶开始。缺氮茎杆细长,很少有分蘖和分枝,花和果实稀少植株提前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缺氮作物根系最初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而后期根停止伸长,呈现褐色。然而氮素并不是越多越好,氮素过多时容易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大量形成,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作物茎杆较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延迟成熟增加空秕粒,叶菜类作物氮素过多,组织含水量高不易贮藏,苹果体内氮素过多,则枝叶徒长,不能充分进行花芽分化,且易发生病虫害,果实品质差,缺乏甜味,着色不良,熟期也晚。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肥料,是农业应用最多的一种肥料,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然而,普通肥料中氮素当季利用率低,只有 25%-35%,大量的氮素通过淋溶、渗透、挥发损失掉,不仅造成地下水、湖泊水体污染,而且氮氧化物的排放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效应。氮素的当季利用率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全球对碳减排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这一问题越来越特出。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肥料中氮素利用率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对肥料增效剂研究较多,成果显著。但作为肥料增效控失剂直接在氮肥及复混(合)肥料生产中,通过网捕、胶链、稳氮、活磷应用较少,且添加比例需求大,成本偏高,不适合大量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以提高氮肥的有效性,减少氮素损失,并具有改良土壤,提高氮、磷、钾利用率的作用。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由如下组分组成氮素硝化抑制剂lwt%_10wt%;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lwt%-10wt% ; lwt%-15wt% ; 60wt%-95wt% ; lwt%-8wt%。土壤结构改良剂活性层状硅酸盐复合微量元素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由氮素硝化抑制剂、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土壤结构改良剂、活性层状硅酸盐和复合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中氮素硝化抑制剂剂能抑制铵态氮硝化分解流失。进一步的,所述氮素稳定剂为双氰胺、2-氯-6-(三氯甲基)吡啶、脒基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组成的粉体混合物,能吸附氨态氮,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的摩尔比为1:1 :1 :4。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中土壤结构改良剂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作为优选,所述土壤结构改良剂为壳聚糖、腐殖酸、黄腐酸、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黄原胶、改性淀粉、木质素中的一种 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中活性层状硅酸盐可以与土壤结构改良剂胶链、搭桥形成网状结构,减少肥料养分流失,并能吸附、交换νη4+、K+,提高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作为优选,所述活性层状硅酸盐为80目-400目的凹凸棒、膨润土、沸石、硅藻土、 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中复合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量元素为硫酸锌、硼酸(砂)、钥酸铵、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将取氮素硝化抑制剂、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土壤结构改良剂、活性层状硅酸盐和复合微量元素混匀即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是粉状产品,可以直接添加到普通氮肥或复混(合)肥料,工艺简单,容易控制,成本低。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肥料,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其中,优选的,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占所述肥料lwt%_5wt%。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由氮素硝化抑制剂、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土壤结构改良剂、活性层状硅酸盐和复合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氮素硝化抑制剂能控制铵态氮硝化分解流失;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能吸附氨态氮减少挥发损失,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疏松土壤及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还可与活性层状硅酸盐胶链、搭桥形成网状结构,减少肥料养分流失,并能吸附、交换νη4+、K+,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的有效性。盆栽及田间肥效试验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增收。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增效控失剂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活化增效氮肥及活化增效复混(合)肥料,适合于各种土壤及农作物,长期施用能活化土壤中固定的氮素,减少肥料养分流失,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透气性,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养分吸收利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和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和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双氰胺10wt%、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的摩尔比约为1:1 :1 :4)10wt%、壳聚糖7wt%、PAM5wt%、凹凸棒60wt%、硫酸锌5wt%、硼酸(砂)2wt%、 硫酸铜lwt%。制备方法为分别将双氰胺、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壳聚糖、凹凸棒、硫酸 锌和硼酸 (砂)粉碎至40目以上,按比例混合均勻,然后检验、称量、包装即可。实施例2 :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2-氯-6-(三氯甲基)吡啶8wt%、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的摩尔比约为1:1 1 :4)5wt%、腐殖酸10wt%、膨润土 30wt%、娃藻土 42wt%、硫酸铜2wt%、硫酸猛3wt%。制备方法为分别将2-氯-6-(三氯甲基)吡啶、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腐殖酸、膨润土、硅藻土、硫酸铜和硫酸锰粉碎至40目以上,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检验、称量、包装即可。实施例3 :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双氰胺2wt%、2-氯-6-(三氯甲基)吡啶3wt%、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与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组成:氮素硝化抑制剂????????????????1wt%?10wt%;生物发酵复合氨基酸????????????1wt%?10wt%;土壤结构改良剂????????????????1wt%?15wt%;活性层状硅酸盐????????????????60wt%?95wt%;复合微量元素??????????????????1wt%?8w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河王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