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掺矿物掺合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301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混凝土外加剂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掺矿物掺合料。该复掺矿物掺合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粉煤灰:20%~35%;沸石:5%~10%;矿渣:20%~40%;硅灰:5%~15%;阻锈剂:5%~15%;分散剂:2%~5%;减缩剂:0~10%;抗裂剂:0~16%。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元组分设计,利用各组分功能的叠加与协同,优化结构的抗裂性与阻锈性,提高海洋工程结构耐久性。通过将多种功能组分复配到掺合料中,可保证功能组分在混凝土里均匀分散,发挥稳定的抗裂阻锈效果。此外,还可降低混凝土搅拌条件,减少企业使用成本,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工程混凝土外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掺矿物掺合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港码 头、跨海大桥、海上石油开采平台、海底隧道等海洋工程的建设,以及对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要求,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腐蚀的因素主要有钢筋锈蚀、冻害、化学腐蚀及海洋微生物作用。其中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有混凝土表面涂层保护、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其中掺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普通混凝土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使混凝土呈强碱性(pH> 12),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抵抗腐蚀介质的侵蚀。然而传统的矿物掺合料加入后,活性组分与水泥水化产物的氢氧化钙反应,降低混凝土碱性,最终导致钢筋表面碱性钝化膜的稳定性下降,当氯离子从外部渗入到混凝土的钢筋表面时,将很快引起钢筋的腐蚀,因此,有必要加入阻锈剂等防腐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掺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其特征在于,该复掺矿物掺合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粉煤灰:20%~35%;沸石:5%~10%;矿渣:20%~40%;硅灰:5%~15%;阻锈剂:5%~15%;分散剂:2%~5%;减缩剂:0~10%;抗裂剂:0~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富潘崇根詹树林申乾宏盛建松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