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2863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对不同工况下进入湿地的河道天然来水进行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河道内的分水建筑物,以及位于该分水建筑物下游、且并排布置的湿地综合净化区和湿地森林区;其中分水建筑物包括位于湿地综合净化区入口处的净化区分水闸、位于湿地森林区入口处的森林区冲砂闸,以及与净化区分水闸、森林区冲砂闸连成整体横亘于河道上的冲砂闸和溢流坝;所述湿地综合净化区的高程低于湿地森林区,且两者之间设置侧渗系统实现水体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湿地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主要适用于生态环境工程
,可应用于河道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
技术介绍
河流污染是点源、面源的共同作用,由于河流处于自然环境之中,污染情况复杂, 常见的一般为含氮、磷,有机物等多种复合型水体污染。同时,由于河流的流动性造成污染物分散,使得各污染物在河水中浓度偏低,且河流水量较大,因而较难选择常规的处理工艺。目前,一般的污水处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法在应用于河水处理时存在处理量不足、成本高等问题;大规模对河流污染物进行治理的措施主要是底泥疏浚,引水冲污等物化方法,见效虽快但花费较大,而且对河道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生态型处理技术是河流污染治理的关键。人工湿地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以基质、植物及微生物协同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行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造从而实现工程化和可控化,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人工湿地处理河道污染水体,其功能实质就是利用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的特性将水中污染物、悬浮物、营养物及潜在的污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多级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布置于河道内的分水建筑物(1),以及位于该分水建筑物下游、且并排布置的湿地综合净化区(2)和湿地森林区(3);其中分水建筑物包括位于湿地综合净化区(2)入口处的净化区分水闸(1?1)、位于湿地森林区(3)入口处的森林区冲砂闸(1?2),以及与净化区分水闸(1?1)、森林区冲砂闸(1?2)连成整体横亘于河道上的冲砂闸(1?3)和溢流坝(1?4);所述湿地综合净化区(2)的高程低于湿地森林区(3),且两者之间设置侧渗系统实现水体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晟李军陈亮魏俊芮建良王银龙杜运领唐颖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