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0838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解决了生态池水位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生态池、循环管道以及循环入水管,所述循环管道内安装有抽水的水泵,所述循环管道上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所述循环入水管上连接有与生态池相通设置的循环闸,所述循环闸包括具有浮力的浮球、与浮球直径相匹配的闸管,所述浮球放置在所述闸管内,所述闸管一端相通连接所述生态池,所述闸管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所述循坏管道上还相通连接有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出水管上设置有通过压力变化进行控制的压力阀,达到了生态池的水位自动调控在一定范围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
本技术涉及池塘,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
技术介绍
池塘是指比湖泊细小的水体,它们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进池,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04728263U的一种人工生态湖,包括河道、主湖、子湖、地下水道、水道电控阀门和控制器,主湖和子湖设在河道右侧,主湖周围设有4个子湖,主湖与子湖、相邻子湖之间设有地下水道,离河道最近的两个子湖与河道之间设有地下水道,地下水道上设有水道电控阀门,控制器与电控阀门连接。通过地下水道使得远离河道的子湖也能很快的进行水体的更新,但是在雨季或者干旱的季节,湖水的水位会变化较大,导致人工湖的湖水溢出或者干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生态池水位的人工生态池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生态池、循环管道以及循环入水管,所述循环管道上安装有抽水的水泵,所述循环管道上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所述循环入水管上连接有与生态池相通设置的循环闸,所述循环闸包括闸管、具有浮力的浮球,所述浮球放置在所述闸管内,所述闸管一端相通连接所述生态池,所述闸管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所述循坏管道上还相通连接有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出水管上设置有通过压力变化进行控制的压力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生态池水位低时,可以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生态池的水位与闸管内水位相同,此时位于闸管内的浮球浮起的高度不至于堵住循环主管,经过水泵打入的水能够再次经过循环入水管进入生态池中;生态池具有一定的容量,当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时,闸管内的水位达到最高,致使受到浮力的浮球能够堵住循环入水管中的水流流入生态池,此时水泵依然在往循环管道中抽水,管道内由于水量的增大,内部水压也随之升高,随着循环管道的压力增大,会使得循环出水管的压力阀打开,此时水能够通过循环出水管排出,当排出的水量足够,浮球会在闸管下降,生态池的水又重新进行水循环,由于水是循环的,不会因为是死水而发臭,同时由于循环管道内部的水排入生态池中,循环管道内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此时压力阀又重新关闭不再进行排水工作,实现了生态池的水位自动调控在一定范围内。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循环入水管上设置有便于与所述浮球紧密贴合的球曲面,球曲面相对设置于闸管与循环入水管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球曲面相对设置在闸管与循环入水管的连接处,且球曲面能够紧密贴合球曲面,使得浮球完全浮起时能部分卡在球曲面上,使得堵住循环入水管的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闸管内固定连接有防止浮球从所述闸管滑出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闸管与浮球的直径是相匹配,当生态池水位低时,浮球会存在从闸管滑出来的可能,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放置浮球的滑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闸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循环入水管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闸管内径大于循环入水管的内径,可以在浮球浮至与循环入水管相抵触时完全堵住循环入水管的水流流通。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循环入水管包括循环主管和若干循环支管,所述循环主管与若干所述循环支管均一体连接,所述循环支管位于所述生态池的上方,每根所述循环支管均开设有若干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入循环主管,再进入循环支管中,由于出水口设置在生态池上方,通过循环支管上开设的出水口将水洒入生态池中,通过水洒入生态池时将水面打破,使得部分氧气能够进入水中,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更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存,通过设置有若干循环支管,以及每根循环支管开设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中的水同时洒入生态中,有利于更多氧气进入水中。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循环管道内安装有挡网,所述挡网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靠近所述生态池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网的设置能够使得生态池中水生动植物以及一些杂物不会进入循环管道中对水泵造成阻塞或者破坏。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水管上安装有控制进入所述生态池中水量的进水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进水闸可以控制进入生态池的水量。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使生态池池水的水循环,又实现了自动对生态池水位进行调控,不至于蓄水过满引起浪费,也不至于水池由于是死水会出现发臭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A的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的循环闸处截面图;图4为实施例面对挡网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的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进水管;11、主水管;111、进水闸;112、闸盘;12、支水管;121、出水孔;2、生态池;3、循环管道;31、挡网;32、水泵;4、循环入水管;41、循环主管;411、球曲面;42、循环支管;421、出水口;5、循环出水管;6、循环闸;61、闸管;611、限位块;62、浮球;7、压力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4所示,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进水管1、生态池2、循环管道3以及循环入水管4,循环管道3一体连接有循环出水管5。如图1和2所示,进水管1包括主水管11和若干支水管12,主水管11与若干支水管12均一体连接。支水管12位于生态池2的上方,每根支水管12均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1,主水管11中进水,再进入支水管12,水流通过支水管12的出水孔121洒入生态池2中,能够给生态池2提供大量的氧气,以供水中生物的氧气需求。主水管11上安装有进水闸111,进水闸111上安装有控制主水管11的水流量大小的闸盘112,通过转动闸盘112可以使得进入主水管11以及各支水管12的水流量不同,使得水流从出水孔121的洒处的量不同,从而给生态池2提供的氧气量也不同,实现了给水提供的氧气可以简单的调节。生态池2中养殖有大量的鱼类,通过出水孔121洒入生态池2中进行供氧,能够使得生态池2中的生物很好的生存。沿生态池2一圈均种植有草,通过在生态池2的一圈种植草,能够将生态池2周边的泥土进行牢固的固定住,减少生态池2周边的泥土掉入生态池2中,让生态池2的池水保持清澈。如图4和6所示,循环导管相通连入生态池2中,循环管道3靠近生态池2的管道口处安装有挡网31,循环管道3上还安装有进行抽水的水泵32,水泵32使得生态池2水流动在循环管道3中,通过挡网31能防止鱼类、水草等进入循环管道3内,从而减少卡住水泵32或者对水泵32造成损坏的可能。如图1和4所示,循环管道3一体相通连接着循环入水管4,循环入水管4的出口位于生态池2上,通过循环管道3和循环入水管4的设置,能够将水泵32从生态池2的水,打入循环管道3以及循环入水管4中,最后再循环进入生态池2中,实现池水的流通,使得水池的水生生物生长的更好。如图4和5所示,循环入水管4包括循环主管41和若干循环支管42,循环主管41与若干循环支管42均一体连接。循环支管42位于生态池2的上方,每根循环支管42均开设有若干出水口421,循环主管41中进水,再进入循环支管42,水流通过循环支管42的出水口421洒入生态池2中,能够给生态池2再次提供氧气,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1)、生态池(2)、循环管道(3)以及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环管道(3)上安装有抽水的水泵(32),所述循环管道(3)上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环入水管(4)上连接有与生态池(2)相通设置的循环闸(6),所述循环闸(6)包括具有浮力的浮球(62)、与浮球(62)直径相匹配的闸管(61),所述浮球(62)放置在所述闸管(61)内,所述闸管(61)一端相通连接所述生态池(2),所述闸管(61)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坏管道上还相通连接有循环出水管(5),所述循环出水管(5)上设置有通过压力变化进行控制的压力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1)、生态池(2)、循环管道(3)以及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环管道(3)上安装有抽水的水泵(32),所述循环管道(3)上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环入水管(4)上连接有与生态池(2)相通设置的循环闸(6),所述循环闸(6)包括具有浮力的浮球(62)、与浮球(62)直径相匹配的闸管(61),所述浮球(62)放置在所述闸管(61)内,所述闸管(61)一端相通连接所述生态池(2),所述闸管(61)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循环入水管(4),所述循坏管道上还相通连接有循环出水管(5),所述循环出水管(5)上设置有通过压力变化进行控制的压力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生态池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入水管(4)上设置有便于与所述浮球(62)紧密贴合的球曲面(411),球曲面(411)相对设置于闸管(61)与循环入水管(4)的连接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生江栋陈冬霞任中秦吴杰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朗迪景观建造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