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脱酸净化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264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无机精细化工领域的一种流化床脱酸净化装置及工艺。该装置总体上分为卧式流化床与立式流化床两部分,每部分均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走物料的流化床部分,下层是氢气和空气的燃烧室,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上下层由隔板分开,隔板上设有气体通道,卧式流化床的上层被若干挡板隔成几个室,室与室之间有相通的通道,使物料可以从进料室向后面的几个室依次流通过去,直到物料进入立式流化床,自立式流化床的出料口排出。气相二氧化硅物料经过卧式流化床脱酸后再进入立式流化床脱酸。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脱酸技术利用两级脱酸,使得白炭黑的pH稳定在4.3~4.6的范围内,提高了气相法SiO2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床脱酸净化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精细化工领域,具体的涉及到纳米粉体材料的脱酸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相法SiO2的脱酸净化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气相燃烧合成的气相法SiO2广泛应用于硅橡胶、胶粘剂等领域,气相法SiO2在气相燃烧制备过程中吸附了大量HC1,HC1脱除成为气相法SiO2制备的一个重要工序,流化床因温度均匀、气固间传热和传质速率高的优点而逐步被应用于气相法SiO2表面HCl脱除和表面处理。一直以来,气相法SiO2的脱酸净化技术一直停留在立式流化床电加热脱去表面 HCl的技术,由于受到立式脱酸炉高度不宜过高限制了设备的脱酸能力,脱酸效果一直不稳定,且脱酸不均匀。而传统的电加热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采用外加热的方式对设备的破坏性极大,此种脱酸方式对设备的材质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又出现了在脱酸炉筒体上开孔装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内配有电炉丝)的内加热技术,但由于需在筒体上面开很多的小孔、电加热管需经常更换,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并且更换电加热管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及脱酸效果,也未能更好的解决气相法SiO2的脱酸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化床脱酸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分为卧式流化床(1)与立式流化床(2)两部分,每部分均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走物料的流化床部分,下层是燃烧室(3),燃烧室(3)内设有燃烧器(6),上下层由隔板(5)分开,隔板(5)上设有气体通道(7),卧式流化床的上层被若干挡板(4)隔成几个室,室与室之间有相通的通道,使物料可以从进料室向后面的几个室依次流通过去,直到物料进入立式流化床,自立式流化床的出料口(10)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公林艾俊峰赵春宇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