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锆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所制得的棒状磷酸锆可应用于催化、离子交换等领域,属于无机材料及合成
技术介绍
磷酸锆具有较强的催化、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离子交换体,特别是作为载银抗菌剂的载体。磷酸锆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由Clea·rfield于1964年提出的回流法,该方法将八水氧氯化锆溶于盐酸中,加入磷酸及盐酸混合液,反应回流I 7天,合成过程中采用强酸条件,反应时间长。另一种是G. Alberti提出的直接沉淀法,或者叫氟配位法,该方法加入氢氟酸作为络合剂,先与氧氯化锆形成较为稳定配位络合物,然后再与磷酸反应脱出氟离子生成磷酸锆。为克服此传统氟配位法制备磷酸锆使用大量氢氟酸,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条件苛刻的缺陷,有文献提供了一种仅使用少量的氢氟酸和浓磷酸,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较短的制备磷酸锆的方法,文献中公开的方法具体为在Imol错盐溶于水中,加入I 2mol氢氟酸和2 3mol磷酸,在60 90°C搅拌2 4小时,制备得到片状磷酸锆。氢氟酸的弓I入加快了磷酸锆的转化速度,但是,强腐蚀性氢氟酸的使用,对要求设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磷酸锆,其特征在于,棒状磷酸锆的直径为0.4~1.0um,长径比为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月蓉,赵斌,陈超,殷天惠,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