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丝网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丝网印刷白色面板的印刷结构的设置和油墨颜色的调配。所述的白色面板的制备方法具有能降低面板油墨的厚度,消除可视区边沿和按键套版偏位的阴影,能制备出超薄的白色面板。保持第一道白、二道白及盖底版次不变,去掉三次白印刷,改为按键版次印刷,按键网版设计为整面覆盖,油墨为按键灰色,以替代三次白,增加整体遮蔽性、降低盖底后吃色现象,使主体颜色与改善前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丝网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丝网印刷白色面板的印刷结构的设置和油墨颜色的调配。
技术介绍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专利技术之一,称之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杠杆”、“ 一切革命的胚胎”、“改变了全世界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淺^伊嚴T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9)··6-9)0源头期;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时间上从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有三千余年。古代期;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两百余年。近代期;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包括以平印、凹印、凸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发展。时间上恰逢中国近代前后,大致在公元十九世经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期;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丝印印刷、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分电、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现代印刷成为集机械、化学、光、电、美术与计算机制作等应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丝网印刷起源于秦汉时代的夹撷印花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I厥土学位说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誊写版印刷为最简便的孔版印刷,在孔版印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丝网印刷。现代丝网印刷技术,则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堵住)。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目前的丝网印刷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印刷,根据承印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织物印刷,金属印刷,陶瓷印刷,电子产品印刷,彩票丝印,电饰广告板丝印,金属广告板丝印,不锈钢制品丝印,光反射体丝印,丝网转印电化招,丝印版画以及漆器丝印等等,尤其是塑料印刷和玻璃印刷在手机面板方面的印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相互沟通、交流的通讯工具,手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手机设计外观的多元化、时尚化的特点更是日益突出。一方面,手机市场的日益扩大,直接带来了面板定货数量的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手机外观时尚化、多元化的特点,也给制造商提出了许多机遇和挑战。而印刷技术,尤其是丝网印刷技术,又是手机面板生产中最为主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工艺之一。手机外观(包括面板)一般都是由手机制造商的设计团队设计的,似乎与手机面板的生产关系不大。但是,不同的设计方案对印刷及整个生产工艺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上(如丝网目数、丝径、感光膜厚度、油墨颜色的调配、印刷油墨的厚度和印刷版次的顺序等),更要针对每个设计方案分别制定。另外,印刷面的版次对印刷及加工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印刷班次越多,那么面板上油墨的厚度就越厚,遮光性会更好,并且对颜色的管控也比较方便;但对于整个面板的厚度不好控制,并且印刷的版次越多,成本就越高,做出产品的良率越低。印刷版次过少,虽然会减少油墨的厚度,降低成本,但是这样做出来的产品遮光性性能差,颜色不好管控。因此,针对每一种产品,我们都要找到其平衡点,既要保证产品色彩要求,又要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白色面板印刷制作方法首先是整体颜色需达到客户要求,根据客户提供的色板进行制定印刷版次及调配油墨,因白色油墨遮蔽性能不是很好,通常情况下需要印刷三道白加一道底色、纯白色油墨需经过调配后才能达到客户颜色效果,以下为白色面板主体印刷工艺流程面板颜色一烘烤一印刷面板二次白一烘烤一印刷面板三次白一烘烤一底色一烘烤一印冷灰一烘烤一按键光油一烘烤。对于这种印刷方法,印刷的版次过多,印刷出来的手机白色面板的油墨厚度很厚(26Mm),使面板上的油墨和面板之间形成很大的台阶,不利于sensor和面板的组合;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造成的浪费过大,并且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印刷的工序越多,致使产品的良品率降低,最终导致成本增大。此外,版次过多容易出现各版次视窗及按键区域外扩重叠后产生膜厚高度差易造成按键重影、CG组合贴合不平整产生气泡等不良,主要原因是白色机种印刷版次较多,按键处为了防止套版偏位,设计菲林网版第二道、三道及盖底分别外扩O. 15_的公差,外扩部分重叠产生色差,按键版次印刷后易导致重影现象。通常一些技术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油墨的厚度和调油墨的颜色来控制,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可视区边沿和按键套版偏位阴影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外观设计越严格,追求外观精美,厚度尺寸超薄。所以设计者不但要从机壳方面的设计,而要在面板方面去下功夫,在面板上就只有对油墨的调配,搭配出更多的颜色,或者通过印刷版次的形成颜色叠加,最终形成面板颜色。因此,面板印刷的版次的多少和油墨颜色的调配是面板印刷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与通常的面板印刷方法相比,降低了面板油墨的厚度,消除了各版次视窗及按键区域外扩重叠后产生膜厚高度差易造成按键重影、电容屏的CG组合工序中脱泡不良现象,有望进一步降低面板油墨厚度在ISMffl以下,印刷出面板颜色更纯的白色面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白片玻璃的制备首先将大张的玻璃切成小片,通过CNC对玻璃产品外形、开槽、打孔加工成所需形状,其次对玻璃进行强化,提高玻璃的应力,再通过抛光碾磨机将玻璃表面光洁度、平整度进行加工,提高玻璃的光洁度和平整度,最后对白片玻璃进行超声波清洗干净; B)、第一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87,硬化剂含量为10,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35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4 7Mm ; 第一道白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99 99. 9,黄色含量比为O. Ol O. 1,红色含量为O. 05 O. 9 ; C)、第二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87,硬化剂含量为10,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20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11 13Mm; 第二道白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99 99. 9,黄色含量比为O. 01 O. 1,红色含量为O. 05 O. 9 ; D)、第三道按键灰色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95,硬化剂含量为1,消泡剂含量为I,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35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15 17Mm ; 第三道按键灰色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15 30,黑色含量为O.1 2,光油含量比为70 85 ; E)、第四道盖底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90,硬化剂含量为7,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白片玻璃的制备:首先将大张的玻璃切成小片,通过CNC对玻璃产品外形、开槽、打孔加工成所需形状,其次对玻璃进行强化,提高玻璃的应力,再通过抛光碾磨机将玻璃表面光洁度、平整度进行加工,提高玻璃的光洁度和平整度,最后对白片玻璃进行超声波清洗干净;B)、第一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87,硬化剂含量为10,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4~7μm;第一道白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99~99.9,黄色含量比为0.01~0.1,红色含量为0.05~0.9;?C)、第二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87,硬化剂含量为10,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20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11~13μm;第二道白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99~99.9,黄色含量比为0.01~0.1,红色含量为0.05~0.9;?D)、第三道按键灰色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95,硬化剂含量为1,消泡剂含量为1,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15~17μm;第三道按键灰色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15~30,黑色含量为0.1~2,光油含量比为70~85;E)、第四道盖底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为:油墨含量为90,硬化剂含量为7,稀释剂含量为3,网版目数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为18~23μm;第四道盖底印刷的油墨颜色的调配:各颜色按重量份的具体配比:白色含量比为90~99,黑色含量比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华,游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