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143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辊涂生产线中的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并控制辊涂机组中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和实际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转速与工艺速度一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暗码识别技术对多次印刷中花纹的错位距离进行计算,从而调整各辊的转速,使得多色印刷中的花纹逼真而完整,并延长了花纹的印制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彩钢板生产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彩色涂层钢板(俗称彩钢板)是指金属基材经连续机组先脱去表面油脂、经表面钝化等表面涂装前处理后,再经过彩色涂层印花机,在表面上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后形成的复合材料。为了涂覆多色花纹,大多数涂层生产线每天需要更换多次涂料的颜色,为了实现不停车、不降低产量以及快速更换颜色的目的,一般在所述生产线的精涂辊涂机涂层头位置安装两个精涂机,其中一号为上面单头涂层机,二号为双面涂层机,一上一下,当一台涂层机涂覆带钢时,另一台准备下一个颜色,然而该种形成的彩钢板生产线中,缺少对不同颜色相对位置的定位系统,因此,只能涂覆规则形状的花纹,而无法生产不规则形状的花纹。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采用辊涂方式生产多色彩钢板的凹版印刷机,包括供料设备,用于提供涂料;吸料辊,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橡胶涂覆辊,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以形成所需要的彩色花纹。然而,申请人在使用上述凹版印刷机过程中发现,所述涂覆辊、吸料辊的辊面线速度经常与整个生产线的工艺速度不一致,而整个生产线缺少对所述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进行线上调整的控制系统,从而导致在整个生产线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需要停线调整,从而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而若不停线调整就会导致运送钢带的速度与各辊的辊面线速度不一致,进而经常导致不能按照预定的位置对钢带进行辊涂转印;另外,为了印刷多色花纹,往往需要几组辊涂机组协同运作,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凹版印刷机缺少一种使得相邻辊涂机组连续生产的控制系统,即,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眼观察第一个辊涂机组是否已经将一种颜色涂覆完成,确定涂覆完成之后,再通过人工启动相邻棍涂机组,从而使得相邻棍涂机组之间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同时,由于缺少对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进行调整的控制系统,从而无法在相邻辊涂机组印制的花纹错位时进行纠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辊涂机组的各辊的辊面线速度进行调整并使其与工艺转速一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相邻辊涂机组在线上连续生产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花纹错位进行纠错从而生产出完整的、逼真的花纹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与上述方法配套使用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中的控制方法,SI,将第一辊涂机组中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PLC控制模块中,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到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S2,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S3,所述编码器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S4,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电流频率,进而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时,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辊涂转印。在所述步骤SI中,所述PLC控制模块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并按照启动时间启动第二辊涂机组,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在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后,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所述暗码识别模块中采集印刷后的花纹的工具是数码摄像机。一种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其中储存第一辊涂机组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数据,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伺服控制模块,具有编码器,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以使得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电流频率,进而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完成一次辊涂转印。所述PLC控制系统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并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各辊的转速进行修正。所述PLC控制模块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具有用于采集工艺速度信号的数据采集器、用于计算理论辊面线速度的计算器以及用于比较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实际辊面线速度的比较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对于一次印刷来说,一方面,PLC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工艺速度以及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转速,计算出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并使得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另一方面,通过伺服控制模块采集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输入到PLC控制系统,从而使得PLC控制系统能够与实际辊面线速度和理论辊面线速度进行比较,并调整电流频率,直至实际辊面线速度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上述控制方法将实际辊面线速度调整为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而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速度一致,从而确保了实际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进而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线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所述PLC控制系统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并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由于生产线一旦确定,相邻机组之间的距离就确定,事先将所述数据数据输入到PLC控制系统中,所述PLC控制系统根据工艺速度以及距离数据,计算出下一辊涂生产线启动的时间,从而将时间进行事先设定,从而使得下一辊涂生产线在预定时间内启动,进而实现了相邻辊涂机组的连续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在下一辊涂生产线启动并完成二次印刷后,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系统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根据花色错位距离对各辊的转速进行修正,使得花色错位情况得到修正,上述过程可以循环进行,从而保证了印制出的花纹完整而逼真,另外,暗码识别模块的加入使得印刷出的花纹的长度大大增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辊涂印刷生产线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第一辊涂机组中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PLC控制模块中,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到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S2,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S3,所述编码器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S4,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进而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时,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辊涂转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月平周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超烁图码科技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