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87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25
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机体、驱动轴、齿轮等组成,旋转轴通过设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承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通过齿轮与驱动轴联结,驱动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轴承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上间隔设置主刀片和副刀片,在主刀片、副刀片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主刀片与副刀片间隔布置,副刀片的直径比主刀片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上的各主刀片均与另一根旋转轴上的各副刀片相对应,本装置破碎力大,效率高,破碎时间短,劳动强度低,产品不易发黄,破碎粒度易控制,特别适用于自动化的破碎连续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
技术介绍
目前海绵钛的破碎主要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如专利CN200510003179. 7公开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该破碎机是利用旋转刀片与固定刀片组合对海绵钛进行破碎,但在破碎过程该设备由于旋转刀片及固定刀片与金属海绵钛之间的挤压、摩擦,易使破碎设备的温度升高,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海绵钛产品中杂质氧含量易升高,产品外观易发黄,且该设备破碎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解决了破碎过程中海绵钛外观产品发黄、破碎增氧等问题,且破碎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机体、驱动轴、齿轮、内衬板、旋转轴、主刀片、副刀片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侧板及内衬板组成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通过设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承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通过齿轮与驱动轴联结,驱动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轴承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上间隔设置主刀片和副刀片,在主刀片、副刀片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主刀片与副刀片间隔布置,副刀片的直径比主刀片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上的各主刀片均与另一根旋转轴上的各副刀片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破碎力大,效率高,破碎时间短,劳动强度低,产品不易发黄,破碎粒度易控制,特别适用于自动化的破碎连续生产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俯剖视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刀片视意图中1_底座、2-驱动轴、3-驱动轴承、4-齿轮,5-侧板、6-旋转轴、7-旋转轴承,8-主刀片,9-副刀片,10-支撑板,11-内衬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1、机体、驱动轴2、齿轮4、内衬板11、旋转轴6、主刀片8、副刀片9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10、侧板5及内衬板11组成并设置于底座I上,底座I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6通过设在支撑板10上的旋转轴承7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6通过齿轮4与驱动轴2联结,驱动轴2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0上的驱动轴承3设置在支撑板10上,驱动轴2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6上间隔设置主刀片8和副刀片9,在主刀片8、副刀片9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副刀片9的直径比主刀片8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主刀片8均与另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副刀片9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由机体上方的加料口加入待破碎的海绵钛,两根旋转轴6均向出料口方向转动,利用两根据旋转轴6之间的主刀片8和副刀片9将海绵钛破碎为所需粒度,并经底座上的出料口排出收集,本装置由于采用了对辊式破碎方式,增长了破碎力,减少了破碎时间,因此,能减少海绵钛因破碎发黄现象和破碎过程增氧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I)、机体、驱动轴(2)、齿轮(4)、内衬板(11)、旋转轴(6)、主刀片(8)、副刀片(9)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10)、侧板(5)及内衬板(11)组成并设置于底座(I)上,底座(I)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6) 通过设在支撑板(10)上的旋转轴承(7)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6)通过齿轮(4)与驱动轴(2)联结,驱动轴(2)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0)上的驱动轴承(3)设置在支撑板(10)上,驱动轴(2)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根旋转轴(6)上间隔设置主刀片(8) 和副刀片(9),在主刀片(8)、副刀片(9)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副刀片(9)的直径比主刀片(8)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主刀片(8)均与另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副刀片(9)相对应。全文摘要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机体、驱动轴、齿轮等组成,旋转轴通过设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承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通过齿轮与驱动轴联结,驱动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轴承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每一根旋转轴上间隔设置主刀片和副刀片,在主刀片、副刀片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主刀片与副刀片间隔布置,副刀片的直径比主刀片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上的各主刀片均与另一根旋转轴上的各副刀片相对应,本装置破碎力大,效率高,破碎时间短,劳动强度低,产品不易发黄,破碎粒度易控制,特别适用于自动化的破碎连续生产线。文档编号B02C18/24GK102989563SQ20121057338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斗良, 陈开建, 张履国, 杨秀其 申请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1)、机体、驱动轴(2)、齿轮(4)、内衬板(11)、旋转轴(6)、主刀片(8)、副刀片(9)等组成,机体由支撑板(10)、侧板(5)及内衬板(11)组成并设置于底座(1)上,底座(1)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机体上方,旋转轴(6)通过设在支撑板(10)上的旋转轴承(7)设置在机体内,旋转轴(6)通过齿轮(4)与驱动轴(2)联结,驱动轴(2)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0)上的驱动轴承(3)设置在支撑板(10)上,驱动轴(2)的另一端与电机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根旋转轴(6)上间隔设置主刀片(8)和副刀片(9),在主刀片(8)、副刀片(9)圆周上的刀齿按渐开线分布,副刀片(9)的直径比主刀片(8)的直径小,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主刀片(8)均与另一根旋转轴(6)上的各副刀片(9)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斗良陈开建张履国杨秀其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