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割机进给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79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割机。由油缸1、下铰链2、上铰链10、单向阀5、油箱6、调速阀8、通液管4和输油管组件7所构成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和由调整螺母12、活节螺栓13、平衡弹簧15、右拉簧座14、左拉簧座16和连杆17所构成的进给压力控制装置。它切断φ100、45号圆钢仅90秒。比弓锯床效率提高2至3倍,而耗电仅是弓锯床的1/2,机床自重是带锯床的1/3,售价低1/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割机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压力控制装置。国内外现有的金属切割机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大都采用液压系统高压油泵作为动力源,配以相应的电机和电气控制线路;其进给压力控制装置,大都采用压力传感器,配以相应的电脑控制线路。因此,结构复杂,维修保养困难,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切割机的进给控制装置,它能方便有效地控制进给速度和进给压力。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油缸、油箱、调速阀、单向阀及相应油管组成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能对进给速度进行无级调速和自锁;调整平衡弹簧拉力大小来实现进给压力的控制。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和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图1是进给速度控制装置的原理图。该装置是由油缸1、下铰链2、上铰链10、单向阀5、油箱6、调速阀8、通液管4和输油管组件7所构成。油缸1的底面通过下铰链2与机架3相联接。油缸1的下侧面上通过通液管4与油箱6底面接通,且中间有一个单向阀5。另外在油缸1的下侧面与油箱6下侧面之间用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接通。锯架9经上铰链10与油缸1中的活塞杆11活铰联接。当调速阀8处于任意位置,用手抬起锯架9时,锯架9经上铰链10将油缸1中的活塞杆11向上拉动。由于负压力的作用,使油箱6里的液压油经通液管4和单向阀5进入油缸1内。当锯架9停止向上时,由于单向阀5的存在,阻挡了液压油从油缸1经通液管4流入、油箱6内;油缸1下侧面的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与油箱6相联通,又由于锯架9的自重作用,通过活塞杆11将液压油经油缸1下侧面的输油管组件7和调速阀8进入油箱6内。此时调速阀8即可对锯带切割工件的进给速度进行无级调速。关闭调速阀8进给切割即停止和自锁,或者切割完成后自锁。图2是进给压力控制装置的原理结构图。由调整螺母12、活节螺栓13、平衡弹簧15和右拉簧座14,左拉簧座16和连杆17所构成。调整螺母12及活节螺栓13经右拉簧座14与平衡弹簧15相联接,经左拉簧座16与连杆17相联接。当调整螺母12逆时针旋转时,活节螺栓13后退。经右拉簧座14使平衡弹簧15缩短,预位力小,经左拉簧座16、连杆17,使锯架9剩余自重量增大,达到工作压力增大的要求;当调整螺母12顺时针旋转时,活节螺栓13前进,经右拉簧座14使平衡弹簧15伸长,预拉力大,经左拉簧座16、连杆17,使锯架9剩余自重量减小,达到工作压力减小的要求,使进给压力得到控制,避免了锯带的折断。权利要求1.由油缸1、下铰链2、上铰链10、单向阀5、油箱6、调速阀8、通液管4和输油管组件7所构成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和由调整螺母12、活节螺栓13、平衡弹簧15、右拉簧座14、左拉簧座16和连杆17所构成的进给压力控制装置组合成金属切割机的进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a.油缸1的底面通过下铰链2与机架3相联接。b.油缸1的下侧面上通过通液管4与油箱6底面接通,且中间有一个单向阀5。c.在油缸1的下侧面与油箱6下侧面之间用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接通。d.锯架9经上铰链10与油缸1中的活塞杆11活铰联接。e.油缸1下侧面的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与油箱6相联通。f.调整螺母12及活节螺栓13经右拉簧座14与平衡弹簧15相联接,经左拉簧座16与连杆17相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割机。由油缸1、下铰链2、上铰链10、单向阀5、油箱6、调速阀8、通液管4和输油管组件7所构成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和由调整螺母12、活节螺栓13、平衡弹簧15、右拉簧座14、左拉簧座16和连杆17所构成的进给压力控制装置。它切断φ100、45号圆钢仅90秒。比弓锯床效率提高2至3倍,而耗电仅是弓锯床的1/2,机床自重是带锯床的1/3,售价低1/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档编号B23D55/00GK2251456SQ95244238公开日1997年4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熔海 申请人:上海上工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油缸1、下铰链2、上铰链10、单向阀5、油箱6、调速阀8、通液管4和输油管组件7所构成的进给速度控制装置和由调整螺母12、活节螺栓13、平衡弹簧15、右拉簧座14、左拉簧座16和连杆17所构成的进给压力控制装置组合成金属切割机的进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a.油缸1的底面通过下铰链2与机架3相联接。b.油缸1的下侧面上通过通液管4与油箱6底面接通,且中间有一个单向阀5。c.在油缸1的下侧面与油箱6下侧面之间用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接通。d.锯架9经上铰链10与 油缸1中的活塞杆11活铰联接。e.油缸1下侧面的输油管组件7经调速阀8与油箱6相联通。f.调整螺母12及活节螺栓13经右拉簧座14与平衡弹簧15相联接,经左拉簧座16与连杆17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熔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工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