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伟民专利>正文

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7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电机下部与上连接杆固定,上连接杆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相连,在杠杆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下连接杆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处,下连接杆的下端与转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切割机,具体是一种棒料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切割机是机械加工中用来切割材料的常用加工设备,在阀门水暖、五金制品、工艺品等行业均需用到切割机,对于棒料的切割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棒料自动切割机,它由机架、传送系统、切割系统和送料系统组成,切割机的送料和进刀等动作均由减速电机带动相应的机械部件来完成;但目前的棒料自动切割机主要存在切割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切割的行程无法调整,无法切割直径较粗的棒料,同时在切割口径很小的棒料时,其行程也是一呈不变的,在切割过程中大部时间在空转,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其特征在于电机下部与上连接杆固定,上连接杆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相连,在杠杆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下连接杆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处,下连接杆的下端与转轮相连接。在所述的杠杆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槽孔。本技术采用杠杆的连接结构,并在杠杆的两端设有调节槽孔,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槽孔来调节支点两端的力距,实现调节切割电机的工作行程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目的;本技术采用最为简单的杠杆结构来调节,因此控制机构的结构非常简单,各处连接处均采用最原始的机械固定,调节操作也相当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1和固定于电机转轴2上的切割刀片3,电机1下部与上连接杆4固定,上连接杆4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5相连,在杠杆5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51,下连接杆6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51处,下连接杆6的下端与转轮7相连接。本技术采用杠杆的连接结构,并在杠杆5的其中一端设有调节槽孔51,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槽孔51来调节支点两端的力距,从而实现调节切割电机的工作行程的目的,因而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切割棒料的粗细来设定切割的行程,保证机器不过多地做空转,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技术还可以杠杆两端都开设调节槽孔,可以使电机切割行程的调整范围更大。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其特征在于电机下部与上连接杆固定,上连接杆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相连,在杠杆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下连接杆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处,下连接杆的下端与转轮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槽孔。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电机下部与上连接杆固定,上连接杆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相连,在杠杆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下连接杆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处,下连接杆的下端与转轮相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23D36/00GK2902546SQ20062010258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沈伟民 申请人:沈伟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切割机切割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的切割刀片,其特征在于:电机下部与上连接杆固定,上连接杆的下端与支点固定在机架上的杠杆相连,在杠杆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孔,下连接杆机械固定于调节槽孔处,下连接杆的下端与转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沈伟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