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660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房,包括:机柜本体,具有相对的空门框架;送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其中一空门框架;回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另外一空门框架;制冷器;送风通道,连通于所述送风模块主体和制冷器;通风管,连通回风模块主体与制冷器;其中,制冷器制造的冷气流在制冷器、送风通道、送风模块主体、机柜本体、回风模块主体和通风管内形成封闭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达到高效送冷、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柜系统散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改造机柜后的机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建立。传统技术中,为解决机房内的通信设备的散热,采用了大型精密空调对机房内的整体环境进行降温,空调冷量功率是按照整个机房的面积及设备总功率来配置的,通过降低机房的环境温度,达到机柜内设备正常工作的温度条件。这种方式,使得空调的冷量很大程度上消耗在与机柜内部设备无关的、机房的建筑维护空间结构中,冷却能耗大,效率低。这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不相符合。但是,IDC机房一旦建立,由于工作的需要,通信设备需要进行持续的工作,无法全部停机进行更换机柜,这样,如果在不停止通信设备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对机柜的散热送冷实现能耗降低,提出了新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送冷、不影响设备运行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房,包括机柜本体,具有相对的空门框架;送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其中一空门框架;回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另外一空门框架;制冷器;送风通道,连通于所述送风模块主体和制冷器;通风管,连通回风模块主体与制冷器;其中,制冷器制造的冷气流在制冷器、送风通道、送风模块主体、机柜本体、回风模块主体和通风管内形成封闭的循环流动。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混流均压箱,通风管连通回风模块主体、混流均压箱与制冷器。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送风模块主体与机柜本体之间,或者所述回风模块主体与机柜本体之间还设有辅助结构件。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安装于送风模块主体和回风模块主体上,且固定连接件跨越机柜本体以将送风模块主体和回风模块主体组成一体。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柜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通风管连接于机柜的位置安装有回风风阀,所述回风风阀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整个机柜内的回风进行调节。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柜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送风模块主体与送风通道连接位置安装有送风风阀,所述送风风阀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整个机柜内的送风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柜本体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机柜本体内的多个设备,所述机柜内设置导流板,根据在机柜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导流板对机柜内局部 的送风风量进行调节。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送风通道是指机房的建筑地板与支撑机柜本体的结构地板之间的架空空间。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进一步包括智能模块,且所述机柜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智能模块用于处理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送风风阀以调节风量。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包括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导流板,智能模块处理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导流板以调节柜内局部风量。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包括所述回风模块主体内与通风管连接之处设有回风风阀,智能模块处理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回风风阀以调节风量。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智能模块通过人机界面,显示各个机柜的温度湿度和警告信息,并可输出运行日志报表和警告日志报表。本技术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通过简捷的拆卸传统的机柜的盖板,将送风模块主体和回风模块主体安装于机柜本体,形成密闭的机柜,经由封闭通风管、送风通道形成循环气流,这样,不需要对机房内的用于通信的设备停机,有利于快速安全的改造传统的在线运行机房,使得原有的机柜内设备在保障快速冷却的同时高效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节能机柜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的局部工作流程模块图。附图标号说明建筑地板Ia结构地板Ib 架空空间Ic机柜本体100盖板2a 空门框架2c辅助结构件200安装螺孔3a 螺销孔3b送风模块主体300回风模块主体400壁板4螺销件4a固定连接件5制冷器6送风风阀I回风风阀8主通风管9分支通风管10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是对现有的机柜的改造的基础上获得的。传统的机柜,并排地落地放置,外形大部分为长方体,由框架和盖板2a组成,具有上盖板、下盖板、左盖板、右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容易拆卸。机房的建筑地板Ia与支撑机柜本体100的结构地板Ib之间形成架空空间lc,架空空间Ic也被称之为风库。在不影响在IDC机房设备在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改造,采取以下步骤一、将机柜的盖板2a拆卸,得到两相对的空门框架2c。由于现有的机柜的盖板2a是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安装在框架上的,通过解除其机械连接,将机柜的相对的两个盖板2a拆卸下来,比如左右两侧的盖板如果是固定的,那么将前、后盖板拆卸下来,得到两个相对的空门框架2c,在此,将拆卸了盖板2a的机柜称之为机柜本体100。这里的空门框架2c是指机柜框架的部分结构框架。二、将辅助结构件200安装于两相对的空门框架2c上。辅助结构件200,为中空框体,双面具有起缓冲和封闭作用的弹性层。当然辅助结构件200的尺寸与框架相适应。两辅助结构件200分别安装于两相对的空门框架2c上,安装固定的方法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等方式,比如在辅助结构件200上预留安装螺孔3a,辅助结构件200上还预留了可调螺销孔3b,螺孔3a位于辅助结构件200的边角位置。三、将送风模块主体300安装于其中一空门框架2c,且把回风模块主体400安装于另外一空门框架2c,形成密闭的机柜。送风模块主体300和回风模块主体400,外形为长方体,但只有五面壁板4(送风模块主体300具有可活动拆卸的透明的前壁板),面对空门框架2c的一面没有壁板,送风模块主体300和回风模块主体400的上、下壁板均设有螺销件4a,螺销件4a配合辅助结构件200的螺销孔3b,从而,辅助结构件200分别与送风模块主体300、回风模块主体400固定连接。机柜本体100的上、下端分别具有两长条状的固定连接件5,固定连接件5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配合辅助结构件200上的安装螺孔3a,通过螺钉/螺丝固定连接,这样,固定连接件5横跨机柜本体100,使得送风模块主体300和回风模块主体400固定于机柜本体100上,组装为一体。这里所说的机柜本体100,是指尚未安装送风模块主体300,也未安装回风模块主体400的具有空门框架2c的机柜。送风模块主体300具有门的功能,其前壁板为透明,可观看到柜内设备;通过机械连接实现可活动拆卸的功能。四、将送风模块主体300通过送风通道连通至制冷器6,将回风模块主体400经由通风管连通至制冷器6,使得制冷器6的冷气流,借由送风通道、通风管在送风模块主体300、机柜本体100内和回风模块主体400形成封闭的循环流动。此处所述的送风通道是指机房的建筑地板Ia与支撑机柜本体100的结构地板Ib之间的架空空间lc,当然如果用普通管道作为送风通道,也是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通风管,主要用于回风,包括主通风管和分支通风管。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器6可以采用空调机,或者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改造后的机柜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房,包括:?????机柜本体,具有两相对的空门框架;???????送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其中一空门框架;???????回风模块主体,安装于另外一空门框架;???????制冷器;???????送风通道,连通于所述送风模块主体和制冷器;??????通风管,连通回风模块主体与制冷器;????其中,制冷器制造的冷气流在制冷器、送风通道、送风模块主体、机柜本体、回风模块主体和通风管内形成封闭的循环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