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包括主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其中,微调组件穿过箱体组件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拉手、固定套筒、活动销、弹簧及固定销,弹簧套在活动销上,然后装入固定套筒内,联动把手装在固定套筒一端部,利用固定销将联动把手和活动销相互固定,固定套筒另一端部与主传动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空间小、蜗轮蜗杆耦合时固定较困难,操作速度慢、蜗轮蜗杆相互间间隙大、天线面不稳固及抗沙尘性能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天线面与蜗轮蜗杆形成联动及能快速对星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星天线调节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调整卫星天线对准卫星时,一般采用蜗轮蜗杆组合,常态下蜗杆脱离蜗轮,工作时将天线面旋转至预定位置,抬起蜗杆使之与蜗轮耦合,通过一固定装置将蜗杆固定,转动与蜗杆连接的装置进行微调,达到对星功能。一般手动对星天线俯仰角调节装置包含一蜗轮,蜗轮与天线面组合紧固在一起,蜗轮中心上有一通孔,通过轴固定在箱体上;一蜗杆,蜗杆一端为球头,固定在箱体上,另一端穿过滑块上的圆孔,与一把手连接,形成一组合件,升降螺杆装接在箱体上,旋动升降螺杆可使蜗杆组合绕球头端上下转动。 转动天线面到预定位置,抬起蜗杆组合,使之与蜗轮耦合,由于蜗杆组合抬起位置不一定刚好处在耦合状态,需要再次轻微转动天线面使之与蜗杆耦合,旋转升降螺杆,使之顶住蜗杆组合,此时螺杆升降高度难以控制,过高,蜗轮蜗杆耦合过紧,蜗杆组合转动困难,过低,蜗轮蜗杆耦合间隙大,天线面不稳定,抗风性能差。又因升降螺杆操作空间小,操作不便。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操作空间小、蜗轮蜗杆耦合时固定较困难,操作速度慢、蜗轮蜗杆相互间间隙大、天线面不稳固、抗沙尘性能差等问题。原因如下(I)、因采用蜗轮蜗杆初期处在脱离状态,蜗杆在蜗轮下方,常态下蜗杆一端固定,一端垂下,使用时抬起蜗杆,固定蜗杆采用从下往上丝杆顶起装置或偏心轮装置,因下方有转动盘,导致操作空间小,上顶时速度慢。(2)、抬动蜗杆使之与蜗轮耦合时,因蜗杆和蜗轮相互位置并非刚好处在能耦合状态,会导致蜗轮蜗杆发生碰撞损害蜗轮或蜗杆。(3)、蜗杆一端固定一端处在下垂状态,在抬起蜗杆和蜗轮耦合时,蜗轮蜗杆相互间中心距不稳定,操作不当会导致蜗轮蜗杆相互间间隙大,天线面在有风载时不稳定,影响对星效果。(4)、蜗轮蜗杆组合不在密闭环境中,有沙尘时,会导致蜗轮蜗杆时传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天线面与蜗轮蜗杆形成联动及能快速对星的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包括主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其中,微调组件穿过箱体组件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拉手、固定套筒、活动销、弹簧及固定销,弹簧套在活动销上,然后装入固定套筒内,联动把手装在固定套筒一端部,利用固定销将联动把手和活动销相互固定,固定套筒另一端部与主传动组件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及为了使蜗轮蜗杆密封,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盖、前轴承盖及后轴承盖;其中,箱体内部具有半圆形结构的安装位,箱体两侧均有半圆形缺口,微调组件穿过前轴承盖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箱体顶部安装有密封箱体的箱体盖。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及实现联动,所述主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轮固定轴、固定盘、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转动支撑脚、加强固定块、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左摩擦块及右摩擦块;其中,蜗轮的中心孔通过蜗轮固定轴固定,固定盘固定于蜗轮固定轴的左端部,蜗轮、蜗轮固定轴及固定盘组合后装入半圆形结构的安装位内,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及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分别固接于半圆形缺口上,左带 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与左半圆形缺口之间形成半圆弧形间隙,固定套筒穿过半圆弧形间隙,固定套筒固定在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上,活动销与固定盘端面环形孔相配合连接,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通过左摩擦块与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连接,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通过右摩擦块与转动支撑脚连接,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与转动支撑脚之间固接加强固定块。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微调组件包括蜗杆及微调把手;其中,蜗杆通过前轴承盖后装入箱体内;前轴承盖及后轴承盖所在箱体的位置能控制蜗杆与蜗轮间中心距。为了防止天线面因蜗轮蜗杆耦合间隙大而产生晃动,所述箱体内部半圆形结构安装位的半圆中心与蜗杆中心距等于蜗轮与蜗杆设计中心距。为了增加天线面的牢固程度,还包括天线面和支撑筋,天线面和支持筋安装于加强固定块上。本技术的实现原理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包括主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其中,微调组件穿过箱体组件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拉手、固定套筒、活动销、弹簧及固定销,弹簧套在活动销上,然后装入固定套筒内,联动把手装在固定套筒一端部,利用固定销将联动把手和活动销相互固定,固定套筒另一端部与主传动组件连接。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盖、前轴承盖及后轴承盖;其中,箱体内部具有半圆形结构的安装位,箱体两侧均有半圆形缺口,微调组件穿过前轴承盖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箱体顶部安装有密封箱体的箱体盖,主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轮固定轴、固定盘、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转动支撑脚、加强固定块、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左摩擦块及右摩擦块;其中,蜗轮的中心孔通过蜗轮固定轴固定,固定盘固定于蜗轮固定轴的左端部,蜗轮、蜗轮固定轴及固定盘组合后装入半圆形结构的安装位内,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及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分别固接于半圆形缺口上,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与左半圆形缺口之间形成半圆弧形间隙,固定套筒穿过半圆弧形间隙,固定套筒固定在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上,活动销与固定盘端面环形孔相配合连接,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通过左摩擦块与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连接,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通过右摩擦块与转动支撑脚连接,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与转动支撑脚之间固接加强固定块。具体使用时,天线在收拢状态进入对星状态时,向外拉动联动拉手,带动活动销缩回固定套筒内,然后转动联动拉手,将固定销卡在固定套筒上,将天线面俯仰角大范围内转动,通过查看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或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上的刻度指向到预定位置,转动联动拉手,使得活动销通过弹簧回弹,活动销端部插入固定盘端面的环形孔内,转动蜗杆,此时蜗轮、固定盘、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转动支撑脚、天线面形成联动,会随蜗杆的转动而全部转动,通过蜗杆的细微调节使得天线面处在准确对星状态。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I、本技术采用了包括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天线面与蜗轮蜗杆形成联动及能快速对星等特点。2、本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一直处在耦合状态,通过一活动销轴插入固定盘端面的环形孔中,使得天线面和蜗轮蜗杆形成联动,转动蜗杆使得整个联动装置产生转动,起到准确对星功能。3、本技术蜗轮蜗杆在对星前期不参与工作,天线面可做大范围俯仰角调整,具有快速对星的效果。4、本技术只需操作转动联动拉手,使活动销端部插入固定盘端面的环形孔内,就可实现联动,操作简便。5、本技术中的蜗轮蜗杆无需脱离,一直处在耦合状态,相互定位精度高,其结构稳定性高。6、本技术中箱体内部半圆形结构安装位的半圆中心与蜗杆中心距等于蜗轮与蜗杆设计中心距,很好的控制蜗轮蜗杆之间的耦合间隙,防止天线面因蜗轮蜗杆耦合间隙大而产生晃动。7、本技术设置了箱体、箱体盖及固定套筒,是重要的部件都处在密闭环境中,具有防尘防锈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其中,微调组件穿过箱体组件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拉手、固定套筒、活动销、弹簧及固定销,弹簧套在活动销上,然后装入固定套筒内,联动把手装在固定套筒一端部,利用固定销将联动把手和活动销相互固定,固定套筒另一端部与主传动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组件、箱体组件、微调组件及联动组件;其中,微调组件穿过箱体组件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拉手、固定套筒、活动销、弹簧及固定销,弹簧套在活动销上,然后装入固定套筒内,联动把手装在固定套筒一端部,利用固定销将联动把手和活动销相互固定,固定套筒另一端部与主传动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盖、前轴承盖及后轴承盖;其中,箱体内部具有半圆形结构的安装位,箱体两侧均有半圆形缺口,微调组件穿过前轴承盖与主传动组件相配合连接,箱体顶部安装有密封箱体的箱体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天线俯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轮固定轴、固定盘、带有固定孔转动支撑脚、转动支撑脚、加强固定块、左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右带角度刻度固定支撑盖、左摩擦块及右摩擦块;其中,蜗轮的中心孔通过蜗轮固定轴固定,固定盘固定于蜗轮固定轴的左端部,蜗轮、蜗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俊,周卫稷,梅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