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495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包括电下倾调节机构和方位角调节机构,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反射板的支撑套筒以及带动所述支撑套筒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从动组件,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利用一第一轴套旋转安装于电调天线的天线盒侧壁上,另一端与反射板连接固定;所述电下倾机构包括含有电下倾标尺的电下倾标尺单元以及固定有移相器并驱动所述电下倾标尺在所述天线盒的侧壁上的通孔中伸缩以显示移相器的电下倾角度的从动轴单元,所述从动轴单元利用一从动轴可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筒内,而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这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能实现对电下倾角度及水平方位角的调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调天线调节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移动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电调天线,是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电调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现有的电调天线一般都设有电下倾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移相器来调节电调天线的电下倾角度。在建网使用一段时间后,许多电调天线还会调整一定角度的水平方位角来优化网络,需用方位角调节机构对电调天线的水平方位角进行调节,而这两个机构一般是彼此独立的,使得整个电调天线的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而且不能实现由一个调节装置来实现对电下倾角及水平方位角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能实现对电下倾角度及水平方位角的调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所述电调天线移相器的电下倾角的电下倾调节机构和调节所述电调天线反射板的水平方位角的方位角调节机构,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反射板的支撑套筒以及带动所述支撑套筒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从动组件,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利用一第一轴套旋转安装于电调天线的天线盒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反射板连接固定;所述电下倾机构包括含有电下倾标尺的电下倾标尺单元以及固定有移相器并驱动所述电下倾标尺在所述天线盒的侧壁上的通孔中伸缩以显示移相器的电下倾角度的从动轴单元,所述从动轴单元利用一从动轴可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筒内,而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一级传动单元和由一级传动单元传动的末端传动单元;所述反射板设于所述末端传动单元上。进一步地,所述一级传动单元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为直齿圆柱齿轮的一级输入轮和由该一级输入轮驱动的一级输出轮,所述一级输入轮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一级输出轮利用与其相配套的转轴和轴套转动设于所述侧壁上,其与所述末端传动单元相啮合;所述末端传动单元包括由所述一级传动单元驱动的直齿条、带有滚轮的滚轮支架组件及与该直齿条相啮合的半圆形齿轮,所述滚轮支架组件支撑于天线盒的底壁上,位于所述直齿条下方;所述半圆形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支撑套筒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半圆形齿轮的两端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单元包括旋转设于所述支撑套筒内的从动轴、与从动轴固定连接的内套筒及套设于所述内套筒外且与所述从动轴固定连接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电下倾标尺单元包括电下倾标尺、电下倾标尺支座及与所述外套筒的外螺纹相适配的螺母件,所述电下倾标尺的一端伸出所述天线盒的侧壁外,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电下倾标尺支座上,而电下倾标尺支座铰接安装于所述螺母件上,所述螺母件螺旋安装于所述外套筒上。进一步地,所述电调天线调节装置还包括可同时驱动所述电下倾调节机构和方位角调节机构的电动驱动机构,该电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天线盒的侧壁相适配的机箱、设于机箱内用于驱动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电下倾调节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输出单元,该第一驱动单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为直齿圆柱齿轮的第一主动轮和与所述一级输入轮相适配的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出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二输出单元;该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轮、套设于该第二从动轮内并与第二从动轮同步运转的第一主动轴,该第一主动轴伸出机箱外并与所述从动轴插接以驱动所述从动轴单元;所述第一输出轮旋转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上且其与第一主动轴的轴心重口 O进一步地,所述电调天线调节装置还包括可同时驱动所述电下倾调节机构和方位角调节机构的手动驱动机构,该手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天线盒的侧壁相适配的法兰盘支座、支撑于该法兰盘支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的第三驱动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电下倾调节机构的第四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主动轴及与其固定连接的电下倾旋钮;所述第二主动轴旋转安装于所述法兰盘支座上且一其轴心线与法兰盘支座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一级输入轮相适配的方位角旋钮及与所述法兰盘支座相适配的套环,所述方位角旋钮利用套环安装于所述法兰盘支座内,同时方位角旋钮还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轴上,且所述方位角旋钮可相对于法兰盘支座的中心线进行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支座的中部设有沿轴向贯通且与法兰盘支座形成一体的筒体,该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筒体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用于安装所述套环;所述法兰盘支座的两端还设有安装孔,利用防松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使法兰盘支座固定于所述天线盒的侧壁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利用其支撑套筒旋转安装于电调天线的天线盒侧壁上,以带动所述反射板旋转运动而实现水平方位角的调节;所述电下倾机构包括固定有移相器并驱动电下倾标尺在天线盒的侧壁上的电下倾标尺孔中伸缩以显示移相器的电下倾角度的从动轴单元,所述从动轴单元利用一从动轴可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筒内,从动轴带动所述移相器旋转运动而实现电下倾角的调节,这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方位角调节机构和电下倾角调节机构能带动反射板和移相器同轴心运转且使得二者的转动互不干涉,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能实现对电下倾角度及水平方位角的调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的天线盒部分和电动驱动机构组合应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天线盒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天线盒部分的第一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天线盒部分的第二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天线盒部分的内部结构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天线盒部分的内部结构图二。图7是图6的爆炸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电动驱动机构分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电动驱动机构分的爆炸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的天线盒部分和手动驱动机构组合应用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调天线调节装置手动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12是图10去掉防护罩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I至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91,其用于调节控制天线盒6内的反射板7的方位角和移相器(图中未示)的角度,即用于调节电调天线的水平方位角和电下倾角度,所述电调天线调节装置91包括电动驱动机构I、方位角调节机构2、电下倾调节机构3及手动驱动机构4,电动驱动机构I或手动驱动机构4均可同时驱动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2和电下倾调节机构3。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天线盒6包括底壁61、罩设于底壁61上的外罩62、固定于底壁61上的侧壁63、齿轮盖板64及天线接头65,所述侧壁63上设有方位角刻度标尺孔 631及电下倾标尺孔632 ;所述侧壁63上还嵌设固定有第一轴套66、第二轴套67及第三轴套68 ;所述齿轮盖板64设于侧壁63上;所述天线接头65设于侧壁63上。所述反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所述电调天线移相器的电下倾角的电下倾调节机构和调节所述电调天线反射板的水平方位角的方位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反射板的支撑套筒以及带动所述支撑套筒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从动组件,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利用一第一轴套旋转安装于电调天线的天线盒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反射板连接固定;所述电下倾机构包括含有电下倾标尺的电下倾标尺单元以及固定有移相器并驱动所述电下倾标尺在所述天线盒的侧壁上的通孔中伸缩以显示移相器的电下倾角度的从动轴单元,所述从动轴单元利用一从动轴可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筒内,而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所述电调天线移相器的电下倾角的电下倾调节机构和调节所述电调天线反射板的水平方位角的方位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位角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反射板的支撑套筒以及带动所述支撑套筒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从动组件,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利用一第一轴套旋转安装于电调天线的天线盒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反射板连接固定; 所述电下倾机构包括含有电下倾标尺的电下倾标尺单元以及固定有移相器并驱动所述电下倾标尺在所述天线盒的侧壁上的通孔中伸缩以显示移相器的电下倾角度的从动轴单元,所述从动轴单元利用一从动轴可轴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套筒内,而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一级传动单元和由一级传动单元传动的末端传动单元;所述反射板设于所述末端传动单元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传动单元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为直齿圆柱齿轮的一级输入轮和由该一级输入轮驱动的一级输出轮,所述一级输入轮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一级输出轮利用与其相配套的转轴和轴套转动设于所述侧壁上,其与所述末端传动单元相啮合;所述末端传动单元包括由所述一级传动单元驱动的直齿条、带有滚轮的滚轮支架组件及与该直齿条相啮合的半圆形齿轮,所述滚轮支架组件支撑于天线盒的底壁上,位于所述直齿条下方;所述半圆形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支撑套筒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半圆形齿轮的两端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单元包括旋转设于所述支撑套筒内的从动轴、与从动轴固定连接的内套筒及套设于所述内套筒外且与所述从动轴固定连接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下倾标尺单元包括电下倾标尺、电下倾标尺支座及与所述外套筒的外螺纹相适配的螺母件,所述电下倾标尺的一端伸出所述天线盒的侧壁外,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电下倾标尺支座上,而电下倾标尺支座铰接安装于所述螺母件上,所述螺母件螺旋安装于所述外套筒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调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天线调节装置还包括可同时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铁勇吴中林付香芽成钢方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