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60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它包括:激励机构、触点分合机构和位移器,其中触点分合结构采用三个杆杠和动合触头机构结构。激励机构产生的作用力通过位移器作用与第一传动杠杆,第一传动杠杆连接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上,温度补偿双金属片与电流调节钮相靠。第一传动杠杆再将作用力传递与第二传动杠杆和第三传动杠杆,最后作用与动合触头支持件上。动合触头支持件安装在常闭触头接线端子的衍生面上,其上安装弹簧用于产生预定的压力和弯曲位移,同时顶端安装测试支持件,测试支持见可对触点限位。此外,第二传动杠杆另一端靠与测试按钮,以实现触点分合测试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于生产加工,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过载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利用主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的特性,接通或关闭与其相连接的电磁接触器,尤其详细涉及由主双金属片受热弯曲驱动的触点分合机构,触发动合触头支持件切换触头工作状态。
技术介绍
当热过载继电器接入主电路内,流过与电动机相同电流,当电动机过载时,热元件被加热到一定的弯曲行程足以推动热过载继电器动作,以此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电路的接通和分断。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与过载电流的大小按反时限关系变化,而作为电动机过载保护的热过载继电器,必须能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起动和运行不受影响,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动机的承载能力。为了满足基本使用要求,设计的热过载继电器具备以下特征应具有既可靠又合理的保护特性;应具有电流调节凸轮用于调节整定电流;应具有温度补偿装置以保证动作特性在一定的周围介质温度范围内不变;应具有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应具有测试触头分合功能的装置。为了满足上述技术要求,需要具有保证触头动作迅速可靠的动合触头机构,其主要原理利用有弹簧(片簧)构翻转跳跃机构。在专利(ZL 200820134474. 5)中说描述的热过载继电器,根据其权利3所描述的特征所述触点分合机构由动合静触头、动分静触头、具有弹性的可翻转的动合触头支持件、可转动的第一肘杆和第二肘杆构成。其中所涉及的具有弹性的可翻转的动合触头支持件,这个具有弹性的可翻转的特征是由动合触头支持件通过与底座的铆接,使其零件本身弯曲加工产生可翻转的特性,采用此设计的特点是所使用的零部件数量少,但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其动合触头支持件的尺寸精度高。这就要求极高的加工精度,而目前的加工水平极易造成所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一致性差,其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的翻转力及翻转行程超出设计要求范围。同时,由于动合触头支持件翻转的特性有铆接产生,可调节性差,一旦达不到设计要求,零部件的报废率很高,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于生产加工,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的热过载继电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热过载继电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激励机构、位移器和触点分合机构,其中所述的激励机构包括三相主双金属片、每个双金属片上围绕着的加热电阻丝和接线端子,当主电路的电流过载或发生断相时,驱动三相主双金属片双金属片产生预定的位移;所述的位移器包括主杠杆和一对位移导向板,用于将激励机构产生的位移能量传递给触点分合机构;所述的触点分合机构包括一组常闭触头,一组常开触头,传动杠杆组,电流调节钮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组成的调节部分,动合触头机构、复位转换装置、测试装置和测试支持件,用于根据来自激励机构的传送的能量切换触头的接通状态和分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杠杆组包括轴接在壳体上的三个传动杠杆,其中第一传动杠杆安装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安装轴上并可绕该安装轴旋转,第一传动杠杆的第一臂与所述位移器上的主杠杆的一端配合,第一传动杠杆的第二臂与第二传动杠杆的第一臂的上表面配合; 第二传动杠杆的第一臂的下表面与第三传动杠杆中部的凸起相配合;所述温度补偿双金属片的顶端与靠置于所述的电流调节钮上;所述的动合触头机构包括接线端子、动合触头支持件和弹簧,所述的动合触头支持件通过铆接安装在一个常闭上触头的衍生面上,与主双金属片的安装方式呈纵向平行, 动合触头支持件铆接后,不对其本身产生弯曲,自身处于自然状态;动合触头支持件的中间镂空后形成一舌状面,所述的弹簧设置在舌状面的自由端和动合触头支持件的基体之间, 并产生预压力和弯曲位移;所述第三传动杠杆的末端与所述舌状面相配合;动合触头支持件的一端与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的上部铆接所述的测试支持件,下部安装常闭上触头的一个触点,该触点与位于常闭触头下方的常闭下触头的另一个触点接触;所述的测试支持件具有一个与复位转换装置的尾端接触的凸台和位于下方的一伸出结构,所述的伸出结构与壳体内设置的限位筋相配合,对动合触头支持件上的常闭上触头的触点进行向下限位;所述的测试装置具有一个与第二杠杆的第二臂下表面相配合的功能面,测试装置的末端与常闭触头的弹性面相配合;所述的复位转换装置具有一个与测试支持件的凸台接触的尾端,和一个与壳体内的限位槽相配合的功能筋。本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由于所述的动合触头支持件铆接后,不对其本身产生弯曲,自身处于自然状态;通过设置在舌状面的自由端和动合触头支持件的基体之间的弹簧产生预压力和弯曲位移,因而加工要求较低,易于制造,并且,本技术的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传动杠杆的第一臂位于其第二臂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杠杆的第一臂通过其末端的横向凸柱与位移器上的主杠杆一端部配合; 所述第一传动杠杆的二臂通过内侧的弧形凸出筋与第二传动杠杆的第一臂的上表面配合。 这种结构,可确保下压力稳定且不滑扣。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传动杠杆通过其第一臂下方的凸出筋与第三传动杠杆上的中部凸起配合。整改杠杆组都采用凸出筋和纵向凸出面接触,减少摩擦力的影响。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合触头支持件的舌状面的自由端和对应的基体上各设有一个凸柱,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所述的两个凸柱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热过载继电器的机构功能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热过载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激励机构和触点分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传动杠杆组和动合触头支持件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传动杠杆组和触头分合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第一传动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传动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三传动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动合触头支持件和接续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动合触头支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测试支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复位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触点分合机构对触进行分合的示意图,图中常开触头的触点断开,常闭触头的触点闭合。图16是触点分合机构对触进行分合的示意图,图中常开触头的触点闭合,常闭触头的触点也断开。图17是本技术紧急停止时的示意图,图中常开触头的触点断开,常闭触头的触点也断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热过载继电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壳体101具有下部的发热机构室IOla 和上部的触点分合机构室101b。在触点分合机构室IOlb的底部设有一个与测试支持件104 配合的限位筋101c,上部设有与复位转换装置105的尾端105a相配合的限位槽101d。参照图2,壳体101的触点分合机构室IOlb内设有触点分合机构100。发热机构室IOla内设有激励机构200和位移器23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激励机构200包括三相主双金属片210、每个双金属片上围绕着的加热电阻丝220和接线端子,当主电路的电流过载或发生断相时,驱动三相主双金属片双金属片210产生预定的位移。所述的位移器230包括主杠杆240和一对位移导向板250,用于将激励机构200产生的位移能量传递给触点分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包括壳体(101),所述的壳体(101)内设有激励机构(200)、位移器(230)和触点分合机构(100),其中:所述的激励机构(200)包括三相主双金属片(210)、每个双金属片上围绕着的加热电阻丝(220)和接线端子,当主电路的电流过载或发生断相时,驱动三相主双金属片双金属片(210)产生预定的位移;所述的位移器(230)包括主杠杆(240)和一对位移导向板(250),用于将激励机构(200)产生的位移能量传递给触点分合机构;所述的触点分合机构(100)包括一组常闭触头,一组常开触头,传动杠杆组,电流调节钮(102)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组成的调节部分,动合触头机构、复位转换装置(105)、测试装置(103)和测试支持件(104),用于根据来自激励机构(200)的传送的能量切换触头的接通状态和分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杠杆组包括轴接在壳体(101)上的三个传动杠杆(111、112、113),其中第一传动杠杆(111)安装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的安装轴上并可绕该安装轴旋转,第一传动杠杆(111)的第一臂(111a)与所述位移器(230)上的主杠杆(250)的一端配合,第一传动杠杆(111)的第二臂(111b)与第二传动杠杆(112)的第一臂的上表面(112a)配合;第二传动杠杆(112)的第一臂的下表面与第三传动杠杆(113)中部的凸起(113a)相配合;所述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的顶端与靠置于所述的电流调节钮(102)上;所述的动合触头机构包括接线端子(121)、动合触头支持件(122)和弹簧(123),所述的动合触头支持件(122)通过铆接安装在一个常闭上触头的衍生面上,与主双金属片(210)的安装方式呈纵向平行,动合触头支持件(122)铆接后,不对其本身产生弯曲,自身处于自然状态;动合触头支持件(122)的中间镂空后形成一舌状面(122b),所述的弹簧(123)设置在舌状面的自由端和动合触头支持件(122)的基体之间,并产生预压力 和弯曲位移;所述第三传动杠杆(113)的末端(113b)与所述舌状面(122b)相配合;动合触头支持件(122)的一端与所述的接线端子(121)连接,另一端的上部铆接所述的测试支持件(104),下部安装常闭上触头的一个触点,该触点与位于常闭触头下方的常闭下触头的另一个触点接触;所述的测试支持件(104)具有一个与复位转换装置(105)的尾端(105a)接触的凸台(104a)和位于下方的一伸出结构(104b),所述的伸出结构(104b)与壳体(101)内设置的限位筋(101c)相配合,对动合触头支持件(122)上的常闭上触头的触点进行向下限位;所述的测试装置(103)具有一个与第二杠杆(112)的第二臂(112b)下表面相配合的功能面(103a),测试装置(103)的末端(103b)与常闭触头的弹性面相配合;所述的复位转换装置(105)具有一个与测试支持件(104)的凸台(104a)接触的尾端(105a),和一个与壳体(101)内的限位槽(101d)相配合的功能筋(105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包括壳体(101),所述的壳体(101)内设有激励机构(200)、位移器(230)和触点分合机构(100),其中 所述的激励机构(200)包括三相主双金属片(210)、每个双金属片上围绕着的加热电阻丝(220)和接线端子,当主电路的电流过载或发生断相时,驱动三相主双金属片双金属片(210)产生预定的位移; 所述的位移器(230)包括主杠杆(240)和一对位移导向板(250),用于将激励机构(200)产生的位移能量传递给触点分合机构; 所述的触点分合机构(100)包括一组常闭触头,一组常开触头,传动杠杆组,电流调节钮(102)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组成的调节部分,动合触头机构、复位转换装置(105)、测试装置(103)和测试支持件(104),用于根据来自激励机构(200)的传送的能量切换触头的接通状态和分断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杠杆组包括轴接在壳体(101)上的三个传动杠杆(111、112、113),其中第一传动杠杆(111)安装于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的安装轴上并可绕该安装轴旋转,第一传动杠杆(111)的第一臂(Illa)与所述位移器(230)上的主杠杆(250)的一端配合,第一传动杠杆(111)的第二臂(Illb)与第二传动杠杆(112)的第一臂的上表面(112a)配合;第二传动杠杆(112)的第一臂的下表面与第三传动杠杆(113)中部的凸起(113a)相配合;所述温度补偿双金属片(110)的顶端与靠置于所述的电流调节钮(102)上; 所述的动合触头机构包括接线端子(121)、动合触头支持件(122)和弹簧(123),所述的动合触头支持件(122)通过铆接安装在一个常闭上触头的衍生面上,与主双金属片(210)的安装方式呈纵向平行,动合触头支持件(122)铆接后,不对其本身产生弯曲,自身处于自然状态;动合触头支持件(122)的中间镂空后形成一舌状面(122b),所述的弹簧(123)设置在舌状面的自由端和动合触头支持件(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铸鑫胡建国朱海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