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361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其技术要点如下:所述系统由病人端、自动诊断端和医生诊断端组成;所述病人端、自动诊断端和医生诊断端通过因特网相连接;所述病人端由中心处理器、触摸屏、第一摄像头、第一音箱、第一话筒和病人信息采集设备组成;所述自动诊断端由代理服务器、云控制服务器、2个以上的诊断节点服务器和网络存储器组成;所述医生诊断端由计算机、显示器、第二摄像头、第二音箱、第二话筒和脉像模拟设备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集成各种分析方法,使得对病症的分析和判断更加准确。并且能够降低病人端的设备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社会总成本,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属于中医数字化诊断设备。
技术介绍
“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切诊,主要是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中医切脉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桡动脉处(腕部的寸口),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病人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中医数字化诊断技术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将传统的望、闻、切、问四诊,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加以定量地分析/处理,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所患病、证给出概括性判断的一种技术方法。望诊数字化主要包括了望面部颜色、光泽、形态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使用面像识别技术,即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它通过一个标准的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记录图像中的一些核心点(如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并生成图像编码,然后将此编码与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正常情况下的图像编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可能的病情,并提出解决方案。望诊中的“舌诊”,同样也可以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舌质、舌苔颜色、性质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并通过与正常舌象的对比,进行分析和判断。闻诊的数字化,就是运用客观定量的方法,来延伸医者听觉、嗅觉的功能。数字闻诊技术实际上是一套生理声音诊断系统,它使用声音传感器将人体生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入到计算机系统,然后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持续时间等进行分析,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中医的参考依据。问诊的数字化,是模拟中医的问诊,根据一定的算法,从数据库中提取一系列的问题,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进而对病人的病情做出相应的判断。怎样从复杂的临床资料中获取信息,使之系统量化,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的并行处理和分布式的信息存储,以及自适应的学习功能和联想、纠错功能。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中医证候的特征值进行数据挖掘,可以提高证候诊断的准确率。切诊的数字化,是使用带有脉象传感器的脉诊仪,通过对寸、关、尺三部脉象的诊察,获取脉象信号,并根据一定的数学算法对脉图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病人疾病症候的判断。综上所述,中医数字化诊断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拥有多信息融合的开放性诊断平台,而数字化的四诊合参,就是使用各种现代科学地诊断方法获取各种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准确地病人疾病症候的结论。云计算简介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云计算是各种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 (软件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云计算的特点(I)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3)高可用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4)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5)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6)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象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7)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现有技术及其存在的缺点如下(I)现有技术不能集成各种采集设备。目前各种采集设备不断开发出来,每种采集设备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时也会存在缺陷。只使用一种设备,在采集某个方面的信息时可能会比较准确,但对于其它方面的信息,可能不够准确,这就会造成对病人病症的诊断不全面,从而造成误诊。( 2 )现有技术不能收集大量的数据导致诊断不够准确。根据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人的身体与气候的相关性相当密切,四季脉是不一样的,春弦、夏洪、秋毛、冬实。早晨和晚上的脉不一样,今春的脉和去年春季的又不一样。而每一脏器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表现和功能也不同。所以不能把人的脉象都设想成可以是一样的并假定了一个健康样本。而且,人的脉象不是脉搏,不仅有四季的不同,而且老人与孩子不同、男人与女人不同,即使同一个人的脉在不同情况下也还有不同。所以,需要动态地根据时令/地域/人的不同,对健康样本进行动态地修正。而这一动态地修正,必须在大量的个体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现有的技术,由于不是基于云计算,无法获取最大样本数量的健康人的信息,所以对于不同时令、地域、人群的诊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乃至误诊。(3)现有技术不能集成各种分析方法导致诊断不够准确。当前出现了多种对不同病症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地方法涌现出来。但每种分析方法可能会对某一方面的分析比较准确,而对其它方面的分析就不够准确了。(4)在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病人端需要采购的设备较多,成本较高。(5)现有技术不能对多人信息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病人端、自动诊断端和医生诊断端组成;所述病人端、自动诊断端和医生诊断端通过因特网相连接;所述病人端由中心处理器、触摸屏、第一摄像头、第一音箱、第一话筒和病人信息采集设备组成;所述中心处理器包括嵌入式控制器U1、存储器、音频接口电路、视频接口电路、触摸屏接口电路、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病人端(1)、自动诊断端(2)和医生诊断端(3)组成;所述病人端(1)、自动诊断端(2)和医生诊断端(3)通过因特网相连接;所述病人端(1)由中心处理器(1?1)、触摸屏(1?2)、第一摄像头(1?3)、第一音箱(1?4)、第一话筒(1?5)和病人信息采集设备(1?6)组成;所述中心处理器(1?1)包括嵌入式控制器U1、存储器、音频接口电路、视频接口电路、触摸屏接口电路、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所述触摸屏接口电路、存储器、音频接口电路、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分别与嵌入式控制器U1双向连接;所述触摸屏(1?2)与触摸屏接口电路双向连接;所述第一话筒(1?5)和第一摄像头(1?3)分别接音频接口电路和视频接口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音频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一音箱(1?4);所述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分别接各种病人信息采集设备(1?6);所述视频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嵌入式控制器U1的相应输入端;嵌入式控制器U1与因特网相连接;所述自动诊断端(2)由代理服务器(2?1)、云控制服务器(2?2)、2个以上的诊断节点服务器(2?3)和网络存储器(2?4)组成;所述代理服务器(2?1)与因特网相连接,代理服务器(2?1)通过云控制服务器(2?2)分别与各诊断节点服务器(2?3)相连接,各诊断节点服务器(2?3)分别与网络存储器(2?4)相连接;所述云管理服务器(2?2)上安装有ubuntu服务器板,在ubuntu服务器板上安装有云管理器(2?2?1),所述诊断节点服务器(2?3)上安装有ubuntu服务器板,作为接受管理的节点,每台诊断节点服务器(2?3)上安装有节点管理器(2?3?1)和一个以上的KVM虚拟机(2?3?2);所述医生诊断端(3)由计算机(3?1)、显示器(3?2)、第二摄像头(3?3)、第二音箱(3?4)、第二话筒(3?5)和脉像模拟设备(3?6)组成;所述计算机(3?1)与因特网相连接,所述计算机(3?1)的输出端分别接显示器(3?2)、第二音箱(3?4)和脉像模拟设备(3?6)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摄像头(3?3)和第二话筒(3?5)分别接计算机(3?1)的相应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病人端(1)、自动诊断端(2)和医生诊断端(3)组成;所述病人端(1)、自动诊断端(2)和医生诊断端(3)通过因特网相连接; 所述病人端(1)由中心处理器(1-1)、触摸屏(1-2)、第一摄像头(1-3)、第一音箱(1-4)、第一话筒(1-5)和病人信息采集设备(1-6)组成;所述中心处理器(1-1)包括嵌入式控制器Ui、存储器、音频接口电路、视频接口电路、触摸屏接口电路、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 ;所述触摸屏接口电路、存储器、音频接口电路、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分别与嵌入式控制器Ul双向连接;所述触摸屏(1-2)与触摸屏接口电路双向连接;所述第一话筒(1-5)和第一摄像头(1-3)分别接音频接口电路和视频接口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音频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一音箱(1-4 );所述多路串行接口和高速USB接口分别接各种病人信息采集设备(1-6);所述视频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嵌入式控制器Ul的相应输入端;嵌入式控制器Ul与因特网相连接; 所述自动诊断端(2)由代理服务器(2-1)、云控制服务器(2-2)、2个以上的诊断节点服务器(2-3)和网络存储器(2-4)组成;所述代理服务器(2-1)与因特网相连接,代理服务器(2-1)通过云控制服务器(2-2)分别与各诊断节点服务器(2-3)相连接,各诊断节点服务器(2-3)分别与网络存储器(2-4)相连接; 所述云管理服务器(2-2)上安装有ubuntu服务器板,在ubuntu服务器板上安装有云管理器(2-2-1),所述诊断节点服务器(2-3)上安装有ubuntu服务器板,作为接受管理的节点,每台诊断节点服务器(2-3)上安装有节点管理器(2-3-1)和一个以上的KVM虚拟机(2-3-2);所述医生诊断端(3)由计算机(3-1)、显示器(3-2)、第二摄像头(3-3)、第二音箱(3-4)、第二话筒(3-5)和脉像模拟设备(3-6)组成;所述计算机(3-1)与因特网相连接,所述计算机(3-1)的输出端分别接显示器(3-2)、第二音箱(3-4)和脉像模拟设备(3-6)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摄像头(3-3)和第二话筒(3-5)分别接计算机(3-1)的相应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Ul的型号为S3C6410X。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计算的中医数据采集诊断中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由存储芯片U2-U4、电阻R1-R4组成;所述嵌入式控制器Ul分别通过扩展地地总线和数据总线以及控制信号线与存储芯片U2-U4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蔚陈嶷英赵书良杜亚玮李炳志徐宪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