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569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包括多个纵向和/或多个横向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和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块电极组;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中间区块电极组;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与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呈互补式排列。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单导电层电容屏不能进行多点识别的缺陷,并克服了双导电层电容屏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
技术介绍
电容屏是既电阻屏应用后迅速崛起的屏幕类型,并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现有的电容屏主要有单点触摸加手势触摸的应用形式和多点触摸应用形式对于单点触摸加手势触摸的应用形式其电容屏为一对三角形基板形成单位检测单元10(如图I所示),通过检测所述单位检测单元10的电容变化量来确定触摸的位置,所述电容屏在结构上设置有一层导电层作为感应单元,该种单层导电层形成感应单元从生产流程上来说较为简单,但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点触摸的应用需求;所述多点触摸的应用形式其电容屏为交叉的阵列电极构成(如图2a所示),当多个手指触摸到所述触摸屏的表面时,通过检测阵列节点附近的电容变化量来确定触控位置,如图2b所示,在电极交叉处需要进行绝缘层20设置,所述绝缘层构成电极除交叉处相连的桥式结构,该种结构从生产流程上来讲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由上可知,现有的单层导电层的电容触摸屏存在单点触摸加手势触摸电容屏结构简单但不能实现多点触摸,而多点触摸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故而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廉的单层电容式多点触摸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以实现制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目的。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包括多个纵向和/或多个横向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和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块电极组;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中间区块电极组;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与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呈互补式排列。为了完善上述方案,所述边缘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三角形电极,所述中间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菱形电极。为了完善上述方案,所述边缘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梯形电极,所述中间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类菱形电极。为了完善上述方案,对应向中间电极组个数为一个或两个。为了完善上述方案,所述电容屏由多个横向电极组组成所述多个横向电极组与所述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的连接点排布于该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上端;所述多个横向电极组与所述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的连接线排布于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之间和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之间。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该单导电层的多点触摸屏通过设置过纵向和/或横向的电极组,所述电极组中进一步划分为区块电极组,在仅有单导电层的触摸屏应用场景下,对于多点触摸的情况依照区块电极组电容变化量总和等方式进行触摸点定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单导电层电容屏不能进行多点识别的缺陷,并克服了双导电层电容屏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双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双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定位示意图图3c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以实现制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目的。图3a示出了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包括多个纵向电极组I (图中所示为4个),所述电极组I包括对应向边缘电极组2 (两个)和对应向中间电极组3 (两个);对应向边缘电极组2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块电极组21 ;对应向中间电极组3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中间区块电极组31 ;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21的电极211与中间区块电极组31的电极311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311 (图中仅示出一个,示意所用,标识意义并不局限于该电极)之间呈互补式排列。所述呈互补式排列是指,相邻的电极端部互补,以达到定位覆盖面全面,触摸点坐标计算准确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三角形与菱形互补式排列的形式并不唯一,也可以是三角形与三角形电极互补式排列;选用的电极形状可以为一侧面积较大,一侧面积较小,如三角形、梯形或菱形任意的组合,所述互补式排列包括两个电极较小一侧面积的互补式排列和/或两个电极较大一侧面积的互补式排列。如图所示,所述边缘区块电极组21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三角形电极 211,所述中间区块电极组31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菱形电极311。另指出的是,在图示的中间区块电极组31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三角形电极和菱形电极的组合。为了说明所述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的定位原理,参照图3b进行说明NI、N2、N3、N4、N5、N6、N7、N8分别表示不同的区块电极组,分别与触控IC的I/O 端口进行连接。N1、N4、N5、N8分别为一个或多个小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组合成的复合多边形,即边缘区块电极组;N2、N3、N6、N7分别为多个菱形或者多个类似菱形(尖部平滑)的多边形图形组合成的复合多边形,即中间区块电极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形态可以是如图3a中标示的菱形电极的组合,也可以是三角形与菱形的组合,只要与所述边缘区域电极组互补排列即可。N1、N2、N3、N4区块电极组构成一行,N5、N6、N7、N8区块电极组构成另外一行。如图3b所示,当检测到有两个触摸点(Fingerl和Finger2)落在触摸屏上时,通过检测N1、N2、N5、N6电极的电容变化量,再通过比对N1、N2电容变化量之和与N5、N6电容变化量之和,即可确定Fingerl的Y坐标;同时通过比对N1、N5电容变化量之和与N2、N6电容变化量之和,即可确定Fingerl 的X坐标,即可识别出Fingerl的实际坐标。同样Finger 2的实际位置坐标也可以由N3、 N4、N7、N8的电容变化量的关系来确定。由于每个触摸点都是通过不同的区块电极组进行来计算识别的,所以触摸屏可识别出不同的手指触摸的位置。当然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触摸屏上中间区块电极组(例如图3b中N2、N3、N6、N7)的物理尺寸大小和中间电极(例如图上N2、N3、N6、N7)的使用数量,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纵向和/或多个横向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和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块电极组;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口连接的多个中间区块电极组;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与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呈互补式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纵向和/或多个横向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和对应向中间电极组; 对应向边缘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ロ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块电极组; 对应向中间电极组包括分别与单导电层触摸屏的IC层IO端ロ连接的多个中间区块电极组; 相邻的边缘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与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区块电极组的电极之间呈互补式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导电层多点识别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三角形电极,所述中间区块电极组包括耦合连接的多个形状一致的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刘卫平郭明张文磊王李冬子
申请(专利权)人: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