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及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266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板和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该触摸板采用了与以往的相互电容检测方式不同的新检测方式。所述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以及内置在上述显示板中的触摸板,上述触摸板包括:多个扫描电极,其形成在上述显示板上;多个检测电极,其形成在上述显示板上且与上述多个扫描电极交叉;第一装置,其按每个扫描周期依次将恒流源连接到上述各扫描电极;以及第二装置,其基于由上述多个检测电极的每一个检测到的电流变动,检测显示板上的触摸位置。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和上述多个检测电极中的一方形成在上述显示板的观察者侧的面上,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和上述多个检测电极的另一方形成在上述显示板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摸板及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有效适用于扫描电极和检测电极形成在不同面上的触摸板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的显示装置,其具有利用使用者手指或笔等在显示画面上进行触摸操作 (接触按压操作,以下简称为触摸)来输入信息的装置(以下,也称为触摸传感器或触摸板),该显示装置被用于PDA、便携终端等移动用电子设备、各种家电产品、自动存取款机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等中。众所周知,作为这样的触摸板,存在检测被触摸部分的电阻值变化的电阻膜方式、或检测电容变化的静电电容方式、或检测光量变化的光传感器方式等。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板,其设有配置成纵横二维矩阵状的检测用纵向电极(X电极)和检测用横向电极(Y电极),在输入处理部检测各电极的电容。在手指等导体与触摸板的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各电极的电容增加,因此由输入处理部检测到该电容的增加,基于各电极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信号来计算输入坐标。图IA和图IB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带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图。图IA是表示以往的带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IB是表示以往的带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图。如图IB所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板106用粘结剂110粘结在显示装置(在这里是液晶显示板)101上。如后所述,触摸板106具有电容检测用的X电极和Y电极。触摸板106设置于显示板101的前表面上。因此,当使用者观察在显示板101进行显示的图像时,显示图像需要透过透射触摸板106,因此优选触摸板106的光透射率较高。利用布线107将触摸板106的X电极、Y电极连接在触摸板控制部108上。触摸板控制部108将Y电极作为扫描电极,依次对其施加驱动电压,并将X电极作为检测电极,从而测量各电极交叉点处的电极间电容,利用根据测量各电极间交叉点的电容值而发生变化的电容检测信号,运算并求出输入坐标。触摸板控制部108使用I/F信号109,将输入坐标传送至系统控制部105。在通过触摸操作从触摸板106向系统控制部105传送输入坐标时,系统控制部105 生成与该触摸操作相应的显示图像,作为显示控制信号104传送到显示控制电路103。显示控制电路103基于由显示控制信号104传送的显示图像生成显示信号102,在显示板101上显示图像。此外,作为显示板,只要是能使用触摸板106的显示板即可,并不限于液晶显示板,也可使用有机EL显示板、或者采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的显不板等。在使用液晶显示板作为显示板101时,该显示板具有在液晶显示板的观察者侧的相反侧的面之下配置的背光源(未图示)。这里,液晶显示板例如使用IPS方式、TN方式、VA方式等方式的液晶显示板。众所周知,液晶显示板是将相对配置的两张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在两片基板的外侧设有偏振片。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触摸板106的图。图2A是表示触摸板106的电极图案的图,图2B是表示沿着图2A的HB-HB切断线的剖面构造的剖视图。如图2A所示,触摸板106具有电容检测用的X电极201和Y电极202。在此,例如图示了 5条X电极201、6条Y电极202,但电极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在图2B中,204是由玻璃基板或PET膜等构成的触摸板基板,在触摸板106的触摸板基板204之上形成有X电极201、Y电极202,在该X电极201、Y电极202之上形成有保护膜203。另外,在图2B中,触摸板基板204的显示板侧的面上形成有屏蔽电极205。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图。图3A是表示以往的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3B是表示以往的内置触摸板的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图。如图3B所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板301形成在显示装置(在这里是液晶显示板)101的内部。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A相同,因此省略再次详细说明。图4A 图4B用于说明触摸板301,图4A表示触摸板301的电极图案,图4B是表示沿着图4A的IVB-IVB切断线的剖面构造的剖视图。如图4A所示,触摸板301具有电容检测用的X电极201和Y电极202。在此,例如图示了 5条X电极201、6条Y电极202,但电极数并不局限于此。在图4B中,211为第一基板,212为第二基板,213为下偏振片,214为上偏振片, 215为液晶层,216为密封材料。如图4B所示,X电极201和Y电极202形成于液晶显示板的构造部件的不同部位。另外,优选的是,第一基板211、第二基板212的光透射率较高。此外,一般而言,在IPS方式的液晶显示板中,在第一基板211的液晶层侧的面上, 从第一基板211朝着液晶层215依次形成有扫描线(也称为栅极线)、层间绝缘膜、映像线 (也称为源极线或漏极线)、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层间绝缘膜、对置电极(也称为公共电极)以及取向膜,但在图4B中省略这些部件。另外,在第二基板212的液晶层侧,从第二基板212朝着液晶层215依次形成有遮光膜、红绿蓝各色滤色片、平坦化膜、取向膜,但在图4B中省略这些部件。在图4B的构造中,在第二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的背面电极兼用作X电极201,对置电极兼用作Y电极202。图5A 图5C是用于说明触摸板106的以往的检测方式的图。图5A示出没有进行触摸操作的状态,图5B示出手指502接近触摸板106的状态,图5C示出检测信号的变化。将电压源504连接到X电极201、Y电极202中的任一电极(在这里是Y电极202), 从电压源504输入脉冲,来自电压源504的脉冲所带来的瞬变电流,其经由进行电容耦合的另一电极(在这里是X电极201)而在检测电路(505、506)中受到检测。如图5Α所示,电容耦合形成X、Y电极之间的电力线501。如图5Β所示,若手指502接近触摸板106,则电力线501被遮断。由此,瞬变电流减小。如图5C所示,若从图5A的状态变化到图5B的状态,则最接近手指502的部分的信号507大幅下降。下降量503成为信号强度。在离手指远的部位,变化508微小。图6A 图6C是用于说明触摸板301的以往的检测方式的图。图6A表示没有进行触摸操作的状态,图6B表示手指502接近触摸板106的状态,图6C表示检测信号的变化。如图6A所示,将电压源504连接到X电极201、Y电极202中的一方(在这里是Y 电极202),从电压源504输入脉冲,来自电压源504的脉冲带来的瞬变电流经由电容耦合的另一方(在这里是X电极201)在检测电路(505、506)中受到检测。 如图6Α所示,电容耦合形成Χ、Υ电极之间的电力线601。但是,与图5Β所示的X电极201、Υ电极202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相比,电力线601向显示板外部的产生量将会下降。如图6Β所示,若手指502接近触摸板,则电力线601被遮断。由此,瞬变电流减小。但是,与图5Β所示的X电极201、Y电极202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相比,由于向显示板外部的电力线601的产生量下降,减少幅度很小。如图6C所示,若从图6Α的状态变化到图6Β的状态,则最接近手指502的部分的信号603有少许下降,信号强度微小。这将成为灵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图7Α和图7Β是对触摸板106、触摸板301的X电极和Y电极的视觉识别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板,包括多个扫描电极以及与上述多个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检测电极,其中,该触摸板还包括:第一装置,其按每个扫描周期依次将恒流源连接到上述各扫描电极;以及第二装置,基于由上述多个检测电极的每一个检测到的电流变动,检测触摸板上的触摸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