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97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改善的可视性和电极保护的触摸板。触摸板(T)包括第一透光性基材(100a)、多个电极电极(200a)和第一低反射构件(500a)。第一透光性基材(100a)在触摸板(T)的非感测侧具有第一面(110a)并且在触摸板(T)的感测侧具有第二面(120a)。第一电极(200a)间隔地排列在第一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一面(110a)上。第一低反射构件(500a)覆盖第一电极(20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板。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第2009-259063号公报的图1中例示了常规的触摸板。该触摸板包括:第一透明膜和第二透明膜以及多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透明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第二透明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透明膜的第一面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透明膜的第一面上。第一透明膜的第二面被粘附到第二透明膜的第一面。第二透明膜的第二面充当触摸感测面。触摸板被固定到显示器(即,第一透明膜的第一面被固定到显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使第一透明膜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露出,直到第一面被固定到显示器为止。这意味着在使第一透明膜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露出的状态下制造和/或运送触摸板,因此有损坏的风险。另外,可能在受到直射阳光的条件下使用触摸板,所以需要改进触摸板的可视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可视性和电极保护的触摸板。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板包括:第一透光性基材、多个第一电极和第一低反射构件。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包括:在所述触摸板的非感测侧的第一面和在所述触摸板的感测侧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板,该触摸板包括:第一透光性基材,该第一透光性基材包括:在所述触摸板的非感测侧的第一面,和在所述触摸板的感测侧的第二面;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以及第一低反射构件,该第一低反射构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7 JP 2013-036812;2013.12.11 JP 2013-255691.一种触摸板,该触摸板包括: 第一透光性基材,该第一透光性基材包括: 在所述触摸板的非感测侧的第一面,和 在所述触摸板的感测侧的第二面; 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以及 第一低反射构件,该第一低反射构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还包括: 第二透光性基材,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一面,和 在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 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在平面位置中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以及 第二低反射构件,该第二低反射构件在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还包括: 多条第一引线,该多条第一引线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引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 第一保护层,该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引线或这两者; 多条第二引线,该多条第二引线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引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第二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引线或这两者,其中, 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二面被固定到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至少一方,并且 所述第一低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中的至少一方上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还包括: 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折射率匹配层,所述第一折射率匹配层至少存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二折射率匹配层,所述第二折射率匹配层至少存在于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中的至少一方上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引线或这两者,并且 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折射率匹配层中的至少一方上以覆盖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引线或这两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还包括: 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间隔地排列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在平面位置中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以及第二低反射构件,该第二低反射构件覆盖所述第二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还包括:多条第一引线,该多条第一引线间隔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滨邦彦清水雅也石川拓幸竹内收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