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沥青自愈性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261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自愈性的检测装置,其通过等剪变率的降阶试验对沥青施加固定的剪变率,待沥青达到稳定状态后,突然降低剪变率,通过检测之后一段时间内沥青扭矩逐渐恢复的变化过程,直至达到平衡所对应的恢复速率,从而计算得到沥青的自愈系数,其可以直接反映出沥青的自愈能力,相应的检测步骤简便,易于操作,弥补了沥青及其混合材料自愈性研究的不足,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改性沥青的自愈性评价,同时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进行多次降阶试验,研究沥青材料的连续愈合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真实地模拟沥青自愈的过程,准确检测出沥青的自愈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浙青粘弹特性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浙青自愈性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自愈材料是一种能自己修复服役期间产生的部分损伤的一种材料。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浙青材料具有自愈能力。很多研究表明,在间歇期以及环境温度很高时,浙青材料能实现自我修复,模量随着间歇时间的增加不断恢复,自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自愈性可以反映浙青性能的恢复能力。因此对于浙青道路而言,确保路面材料与结构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能主动、自动地对浙青路面出现的裂纹和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对降低道路管理运营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浙青自愈性能的评价,一些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试验比较间歇前后浙青性能的变化(模量、相位角等)来进行分析,并以间歇前后模量或相位角的变化作为自愈性评价指标。尽管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浙青的自愈性能,但评价过程繁琐,对操作的要求较高,很难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愈性检测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检测扭剪力来评价不同类型的浙青或改性浙青的自愈性的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上设置有恒温水浴箱和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自愈性的检测装置,在底座(1)上设置有恒温水浴箱(3)和支架(2),动力装置(8)通过联接件固定在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在恒温水浴箱(3)内设置有加热器(15)、温度传感器(10)、支撑座(16)以及通过支撑座(16)支撑的试样容器(5),加热器(15)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14)相连,在试样容器(5)内腔设置有扭剪机构(4),扭剪机构(4)通过转杆(6)与动力装置(8)的输出轴联接,在转杆(6)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9)和转速传感器(7),扭矩传感器(9)、转速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10)分别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12)的输入口相连,A/D转换器(12)通过导线接入计算机(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浙青自愈性的检测装置,在底座(I)上设置有恒温水浴箱(3)和支架(2),动力装置(8)通过联接件固定在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在恒温水浴箱(3)内设置有加热器(15)、温度传感器(10)、支撑座(16)以及通过支撑座(16)支撑的试样容器(5),加热器(15)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14)相连,在试样容器(5)内腔设置有扭剪机构(4),扭剪机构(4)通过转杆(6)与动力装置(8)的输出轴联接,在转杆(6)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9)和转速传感器(7),扭矩传感器(9)、转速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10)分别通过导线与A/D转换器(12)的输入口相连,A/D转换器(12)通过导线接入计算机(13)的输入端口,计算机(13)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14)和动力装置(8)上的速控单元(11)相连; 所述扭剪机构(4)包括中心扭剪杆(4-3)与设置在中心扭剪杆(4-3)外沿的至少两个辅助扭剪杆(4-1),中心扭剪杆(4-3)的顶端与转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中李彦伟赵晓康杜群乐包得祥贾传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