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259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暗箱与暗室盖分别通过合页连接,第一孔洞为螺环孔,与螺旋伸缩杆外径匹配;第二孔洞内穿过CCD摄像头电源线以及数据传输线;第三孔洞内穿过LED冷光灯的电源线;第四孔洞内穿过LED冷光灯的电源线;第五孔洞内穿过电子天平电源线与数据传输线;CCD摄像头与螺旋伸缩杆,电源线及数据传输线从孔洞穿过与电脑相连;LED冷光灯的电源线从第三孔洞与第四孔洞中穿过,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通过铁钉固定与暗箱的顶部;电子天平摆放于暗箱底部,电子天平的电源线与数据传输线从第五孔洞中穿出与电脑相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果准确性高,试验全过程只需控制电脑采集数据,减少了人为影响误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体工程力学试验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开展裂土裂隙在干缩失水影响下裂隙发展演化规律试验,有助于科研人员加深对土体裂隙变化物理过程的了解,并为最终建立在气候作用下裂土工程稳定性预测预报模型奠定基础。
技术介绍
裂土 (裂隙黏土、膨胀土、胀缩土等的统称)的裂隙是影响其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 在气候及外部环境影响下,土体因失水干缩产生的裂隙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的渗流、污染物的扩散等也受土体裂隙形状和大小的控制。随着交通、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矿业开发、石油开采、核废料处理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土体裂隙发生、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裂隙的调查、测量和统计是评价土体质量、提取土体力学参数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目前,对土体裂隙的野外调查和现场测量还是以手工测量方法为主,手工方法工作效率较低,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引起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较大。因此,一些研究者通过室内模拟自然环境对土体裂隙演化展开研究。数码摄像以及数字图像识别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高效的裂隙测量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成像装置、成像辅助装置、含水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箱包括:暗箱(1)、暗室盖(2)、第一合页(9a)、第二合页(9b)、第一孔洞(10a)、第二孔洞(10b)、第三孔洞(10c)、第四孔洞(10d)、第五孔洞(10e)、第一挂钩(12a)、第二挂钩(12b)?,暗箱(1)与暗室盖(2)分别通过第一合页(9a)、第二合页(9b)连接,第一孔洞(10a)为螺环孔,与螺旋伸缩杆(6)外径匹配;第二孔洞(10b)内穿过CCD摄像头(5)电源线以及数据传输线;第三孔洞(10c)内穿过第一LED冷光灯(7a)的电源线;第四孔洞(10d)内穿过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测裂土裂隙发展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成像装置、成像辅助装置、含水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箱包括暗箱(I)、暗室盖(2)、第一合页(9a)、第二合页(%)、第一孔洞(10a)、第二孔洞(10b)、第三孔洞(10c)、第四孔洞(IOd)、第五孔洞(IOe)、第一挂钩(12a)、第二挂钩(12b),暗箱(I)与暗室盖(2)分别通过第一合页(9a)、第二合页(9b)连接,第一孔洞(IOa)为螺环孔,与螺旋伸缩杆(6)外径匹配;第二孔洞(IOb)内穿过CXD摄像头(5)电源线以及数据传输线;第三孔洞(IOc)内穿过第一 LED冷光灯(7a)的电源线;第四孔洞(IOd)内穿过第一 LED冷光灯(7a)的电源线;第五孔洞(IOe)内穿过电子天平(3)电源线与数据传输线;成像装置包括CCD摄像头(5)与螺旋伸缩杆(6),电源线及数据传输线从第二孔洞(IOb)穿过与电脑(4)相连,成像辅助装置包括第一 LED冷光灯(7a)、第二 LED冷光灯(7b)、第一反光板(8a)、第二反光板(8b),第一 LED冷光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伟孔令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