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观德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78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38
一种节能烘干炉,包括燃烧区,以及设置于该燃烧区后方并与该燃烧区相连通的高温区;所述燃烧区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单元,所述燃烧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料腔、燃烧腔和排渣腔;所述高温区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层隔热板,该隔热板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数个燃烧单元叠加,有效地提高了烘干炉的炉腔温度,节约了燃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节能环保效果好;燃烧单元结构简单,可根据工艺需要简单地增减,建造成本低;燃烧单元采用下吸方式,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有效地提升炉温,节约燃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用炉,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烘干炉
技术介绍
烘干炉的应用相当广泛,使用率也很高。烘干炉通过燃烧大量燃料,产生高温,通过加热流过的空气以产生高温空气,对产品进行烘干。传统的烘干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11793.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烘干炉,外炉筒下部侧壁上装有一出风口,外炉筒顶部装有一轴流风机,轴流风机顶部装有进风口,外炉筒内有一个中空封闭形炉胆,炉胆有一个弧形面的顶部,炉胆弧形面的顶部侧面装有一根排烟管,炉胆下部装有炉条,炉胆下部侧面穿过外炉筒壁正对出风口装有一进燃料口 ;本技术对炉体内循环进行改进,有效降低了炉体对风的阻力,并使用轴流风机做为引风送热,从而达到较优的传热效果;烘干后的干果及农作物内质好,无烟味、无污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但这种烘干炉产生温度不高,燃料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烘干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烘干炉,包括燃烧区,以及设置于该燃烧区后方并与该燃烧区相连通的高温区;所述燃烧区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单元,所述燃烧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料腔、燃烧腔和排渣腔;所述高温区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层隔热板,该隔热板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过孔。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单元至少为两个,相邻所述燃烧单元之间通过燃气通道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燃气通道设置于相邻燃烧腔之间。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腔和燃烧腔之间、燃烧腔和排渣腔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分隔的炉排;所述炉排由若干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挡条构成,所述挡条的方向与所述燃气通道的方向相垂直。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排渣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排渣的出渣口 ;所述进料口和出渣口的方向与所述燃气通道的方向相垂直。作为优选,所述炉排包括用于分隔所述进料腔和燃烧腔的上炉排和用于分隔所述燃烧腔和排渣腔的下炉排;所述上炉排倾斜设置,且上炉排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下炉排水平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区设置有一层隔热板,该隔热板设置于所述高温区的中部。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区设置有至少两层隔热板,相邻隔热板交错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区的后端设置有出火口,该出火口连通有抽风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燃烧腔的一侧设置有观察口。本技术工作时,大块的燃料从进料口进入,在掉落过程中被燃烧区内的高温点燃,在燃烧的同时被上炉排挡住,燃烧进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开始破碎,燃料产生的温度趋向于提高,破碎的燃料从上炉排的缝隙中掉落至中部的燃烧腔,此时燃料颗粒较小,表面积较大,燃烧相当充分,燃烧产生的温度最高,将流经的空气加热,并从燃气通道输送至后道,而燃料燃烧完成残留的灰渣通过下炉排进入排渣腔,然后通过出渣口排出。本技术通过燃烧单元的叠加,有效地提高了炉温,且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通过增减燃烧单元以控制出火口空气的温度;当燃料在燃烧区燃烧的同时,一部分燃料会在高温下分解出可燃气体,未能及时燃烧,被流动的空气带走,进入高温区,高温区的隔热板限制了高温空气的流动速度,增长了高温空气的流动距离,以此延长了高温空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使得高温空气内混杂的可燃气体燃烧完全,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温度,同时也可避免这些可燃气体污染空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采用数个燃烧单元叠加,有效地提高了烘干炉的炉腔温度,节约了燃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节能环保效果好;2、燃烧单元结构简单,可根据工艺需要简单地增减,建造成本低;3、燃烧单元采用下吸方式,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有效地提升炉温,节约燃料。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A-A解剖结构示意图。图中,I、燃烧区,11、燃烧单元,111、进料腔,1111、进料口,112、燃烧腔,1121、观察口,113、排渣腔,1131、出渣口,114、上炉排,115、下炉排,12、燃气通道,2、高温区,21、隔热板,3、出火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节能烘干炉,包括燃烧区1,以及设置于该燃烧区I后方并与该燃烧区I相连通的高温区2 ;燃烧区I包括三燃烧单元11,相邻燃烧单元11之间通过燃气通道12相连通。燃烧单元1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料腔111、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燃气通道12设置于相邻燃烧腔112之间;高温区2内竖直设置有两层隔热板21,该隔热板21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过孔。进料腔111和燃烧腔112之间、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分隔的炉排;炉排由若干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挡条构成,挡条的方向与燃气通道12的方向相垂直;进料腔1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 1111,排渣腔1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排渣的出渣口 1131 ;进料口 1111和出渣口 1131的方向与燃气通道12的方向相垂直;炉排包括用于分隔进料腔111和燃烧腔112的上炉排114和用于分隔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的下炉排115 ;上炉排114倾斜设置,且上炉排114靠近进料口 1111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下炉排115水平设置。相邻隔热板21交错设置。高温区2的后端设置有出火口 3,该出火口 3连通有抽风装置。燃烧腔112的一侧设置有观察口 1121。工作时,大块的燃料从进料口 1111进入,在掉落过程中被燃烧区I内的高温点燃,在燃烧的同时被上炉排114挡住,燃烧进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开始破碎,燃料产生的温度趋向于提高,破碎的燃料从上炉排114的缝隙中掉落至中部的燃烧腔112,此时燃料颗粒较小,表面积较大,燃烧相当充分,燃烧产生的温度最高,将流经的空气加热,并从燃气通道12输送至后道,而燃料燃烧完成残留的灰渣通过下炉排115进入排渣腔113,然后通过出渣口1131排出;在燃烧室内的空气被加热后,从燃烧通道被送入高温区2,在高温区2内高温空气内残留的可燃气体被完全燃烧,进一步提高空气温度,并从出火口 3送出。经过实际测试,传统的烘干炉采用相同燃料,炉体内的温度仅能提升至500°C,而实施例中三个燃烧单元11叠加,在出火口 3的空气温度即可达到约1200°C。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燃烧区I仅设置有一个燃烧单元11 ;高温区2设置有一层隔热板21,该隔热板21设置于高温区2的中部,且该隔热板21的上部与高温区2内部的上表面固定。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燃烧区I包括五个依次设置的燃烧单元11 ;高温区2设置有一层隔热板21,该隔热板21设置于高温区2的中部,且该隔热板21的上部与高温区2内部的下表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区(1),以及设置于该燃烧区(1)后方并与该燃烧区(1)相连通的高温区(2);所述燃烧区(1)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单元(11),所述燃烧单元(1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料腔(111)、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所述高温区(2)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层隔热板(21),该隔热板(21)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区(I),以及设置于该燃烧区(I)后方并与该燃烧区(I)相连通的高温区(2 );所述燃烧区(I)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单元(11 ),所述燃烧单元(1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进料腔(111)、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所述高温区(2)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一层隔热板(21),该隔热板(21)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过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单元(11)至少为两个,相邻所述燃烧单元(11)之间通过燃气通道(12 )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12)设置于相邻燃烧腔(1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111)和燃烧腔(112)之间、燃烧腔(112)和排渣腔(113)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分隔的炉排;所述炉排由若干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挡条构成,所述挡条的方向与所述燃气通道(12)的方向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节能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1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 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观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观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