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苟仲武专利>正文

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及其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169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均由毛细管与电磁阀以串联连接的方式组成。还披露了一种包括上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制冷系统。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控制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控制准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及其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的节流装置,还涉 及一种包含其之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循环系统主要包含的四大部件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节流装 置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应用合适的节流装置与制冷系统匹配 是整个制冷设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节流装置的器件就是膨胀 阀,而膨胀阀中又有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汽过热度的大小,来调节 制冷剂的流量,以维持恒定的过热度,在控制原理上属于比例调节器,虽然热力膨胀阀可以 自动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显著的第一,对过热度响应的延迟时间长, 特别是容积延迟,延迟的结果会导致热力膨胀阀交替地开大或关小,即产生振荡现象,当膨 胀阀开得过大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偏低,吸气压力上升,当阀开得过小时,蒸发器供液不 足,吸气压力降低,这对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验表明,热力 膨胀阀调节效果对小型装置要十几分钟,大型装置要30分钟 40分钟才稳定。第二,调节 范围有限,因为热力膨胀阀中与阀针连接的膜片的变形量有限,使得阀针的运动位移较小, 故流量调节范围小,这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冷藏库或者采用变频压缩机的系统,热力膨胀 阀便无法满足要求。第三,调节精度低,热力膨胀阀的执行机构膜片由于加工精度和安装等 因素,会产生变形及影响变形灵敏度,故难以达到较高的调节精度。由于热力膨胀阀的控制 规律不易掌握与控制,其不适用于工况急剧变化的系统,也不适用于小型系统,而且成本也 较闻。目前电子膨胀阀主要是电磁式膨胀阀和电动式膨胀阀。其是按照预设程序调节蒸 发器供液量,属于电子式调节模式,其适应了制冷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具有热力膨胀阀 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为制冷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条件。从控制实现的角度来看,电 子膨胀阀由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三部分构成,通常所说的电子膨胀阀大多仅指执行器, 即可控驱动装置和阀体。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的核心硬件为单片机,如控制器同时要完成压 缩机及风机的变频等控制功能,一般采用多机级连的形式。电子膨胀阀的传感器通常采用 热电偶或热电阻。与热力膨胀阀相比电子膨胀阀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反应和动 作速度快,不存在静态过热度现象,且开闭特性和速度均可人为设定,尤其适合于工况波动 剧烈的热泵机组的使用。第二,电子膨胀阀的适用温度低。第三,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设定 值可调。第四,电子膨胀阀可起到节能的作用。第五,电子膨胀阀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 求。但是电子膨胀阀也有其缺点,例如,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可靠性会因堵塞等原因而降 低,故障率较高,控制过程与驱动电路较复杂;虽然其调整过程比热力膨胀阀快的多,但其 整个调整过程(即其开度从全关到全开)也要耗费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另外,对于小型的 且对经济性要求较高的系统来说,电子膨胀阀的可靠性、稳定性与经济性等综合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节流装置的缺点与不足,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 置,该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采用了可靠性非常高的毛细管和电磁阀的组合,以形成可数字 化控制的具有若干个开度阶梯控制的电磁膨胀阀,将传统的可靠性很高的电磁阀与毛细管 结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开、关控制达到从零到100%的阶梯开度控制,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 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均由毛细管与电磁阀以串联连接的方式组 成。这样便可利用每个电磁阀的开或关来控制相应的与其串联连接的毛细管的通或断。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与第二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 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与第三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 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第三节流 单元中包括四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第三节流单元与第四节流单元, 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 所述第三节流单元中包括四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所述第四节流单元中包括八根并联连接 的毛细管。还可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采取更多的节流单元和不同配比的相应的毛细管,已 达到所需的分级阶梯开度的控制调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所述 节流装置为所述的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中电 磁阀的可编程控制器,用于自动地对电磁阀的控制。利用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进行分级控制的方法为利用与电磁阀连接的可编 程控制器分别控制各电磁阀的开与关,以使与各相应电磁阀串联连接的毛细管能通或断, 达到能分级阶梯控制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阀开度的目的。电磁阀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由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需要来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关,以 达到对系统中节流装置进行阶梯开度控制的目的。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的优点就是切换速度极高,在一瞬间便可操作完成,控 制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由于电磁阀是非开即断的,所以其控制结果是准确的,又因为 毛细管在热泵中的应用也比较成熟,所以其可靠性也很高,故这样的一个组合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相应速度,同时具有很高的工作的可靠性。所述能进行阶梯开度控制的节流装置相对于固定的(热力膨胀阀)或电子的膨胀 阀,是一个折中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可以满足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可简单调节的膨胀阀 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列表I电磁阀I2电磁阀23电磁阀34电磁阀45毛细管56毛细管67毛细管78毛细管89输入端10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 接冷凝器的输入端9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10,在所述输入端9与输出端10之间设有 两个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该节流单元分别为第一节流单元与第二节流单元,所述第 一节流单元中包括电磁阀I和与所述电磁阀I串联连接的毛细管5,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 括电磁阀2和与所述电磁阀2串联连接的毛细管6,其中所述毛细管5包括一根毛细管,毛 细管6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在上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接入系统工作时,可单独或同时控制所述电磁阀I和 /或电磁阀2的开或关,已达到调节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开度的目的。例如,如果关闭 电磁阀2,打开电磁阀1,则只有毛细管5是通的,其开度为所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开度的 三分之一,即33. 3% ;如果关闭电磁阀1,打开电磁阀2,则只有毛细管6是通的,其开度为所 述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开度的三分之二,即66. 7% ;如果同时打开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均由毛细管与电磁阀以串联连接的方式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与用于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联连接的节流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均由毛细管与电磁阀以串联连接的方式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与第二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组合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与第三节流单元,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中包括一根毛细管,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中包括两根并联连接的毛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仲武
申请(专利权)人:苟仲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