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140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雨水用于降低室内温度的室内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和下部吸收水装置,所述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槽状壳体,所述槽状壳体设于房顶,槽状壳体内设有土壤和植被,所述土壤和植被下方设有出水装置和上部渗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和渗水装置与下部吸水装置相连,所述下部吸水装置包括内部墙体、外部墙体,所述内部墙体和外部墙体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中间吸水竹炭夹层,所述下部吸水装置还包括下部渗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时候,雨水先落到槽状壳体内,流到下部吸水装置内,通过中间吸水竹炭夹层吸收雨水,在阳光照射时通过水的蒸发吸收热量来实现室内温度的下降,槽状壳体内的土壤和植被用于缓冲雨水以及降低温度,清洁、环保、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竹炭含水层中水蒸发来适当降低内环境温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夏季雨水多,常出现城市内涝等状况,对于雨水的利用却相对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夏天天气十分炎热,空调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空调高耗能和不环保已经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能够利用更为环保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雨水用于降低室内温度的室内降温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和下部吸收水装置,所述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槽状壳体,所述槽状壳体设于房顶,槽状壳体内设有土壤和植被,所述土壤和植被下方设有出水装置和上部渗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和渗水装置与下部吸水装置相连, 所述下部吸水装置包括内部墙体、外部墙体,所述内部墙体和外部墙体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中间吸水竹炭夹层,所述下部吸水装置还包括下部渗水装置。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使用的时候,雨水先落到槽状壳体内,流到下部吸水装置内,通过中间吸水竹炭夹层吸收雨水,在阳光照射时通过水的蒸发吸收热量来实现室内温度的下降,槽状壳体内的土壤和植被用于缓冲雨水以及降低温度,清洁、环保、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降温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降温装置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降温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见附图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积蓄雨水,依靠截留水蒸发吸收热量的方式来降低室内温度的装置。本技术包括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和下部吸收水装置,所述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槽状壳体2,所述槽状壳体2设于房顶,槽状壳体2内设有土壤和植被,所述土壤和植被下方设有出水装置I和上部渗水装置3,所述出水装置I和渗水装置3与下部吸水装置相连,所述下部吸水装置包括内部墙体5、外部墙体6,所述内部墙体5和外部墙体6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中间吸水竹炭夹层4,所述下部吸水装置还包括下部渗水装置7,用于雨水过饱和状态时多余水流出装置外。本技术使用的时候,雨水先落到槽状壳体2内,流到下部吸水装置内,通过中间吸水竹炭夹层4吸收雨水,在阳光照射时通过水的蒸发吸收热量来实现室内温度的下降,槽状壳体2内的植被土壤用于缓冲雨水以及降低温度。本技术在夏天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空调的使用。利用南方夏季雨水多,竹炭截水层水蒸发吸热的原理来降低室内环境温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夏季南方多雨的特点。实现降温的关键在于雨水在墙体内的竹炭层里形成一个含水状态,当阳光照射时,利用竹炭层中截留下来的水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使室内的热量相对减少,即温度相对降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和下部吸收水装置,所述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槽状壳体,所述槽状壳体设于房顶,槽状壳体内设有土壤和植被,所述土壤和植被下方设有出水装置和上部渗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和渗水装置与下部吸水装置相连,所述下部吸水装置包括内部墙体、外部墙体,所述内部墙体和外部墙体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中间吸水竹炭夹层,所述下部吸水装置还包括下部渗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和下部吸收水装置,所述顶部雨水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槽状壳体,所述槽状壳体设于房顶,槽状壳体内设有土壤和植被,所述土壤和植被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玲琳雷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