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池的预应力扶壁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807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水池的预应力扶壁框架,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还包括预应力拉梁和分布在钢筋混凝土底板四周的钢筋混凝土扶壁柱,预应力拉梁两端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扶壁柱连接,预应力拉梁与侧梁连接,侧梁两端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扶壁柱连接。预应力拉梁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延伸方向与预应力拉梁延伸方向一致,预应力钢筋两端分别通过预应力钢筋锚具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扶壁柱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形成扶壁框架自平衡体系,使池壁、扶壁柱厚度大大减少;采用预应力减少了拉梁的截面及配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水池的预应力扶壁框架,适用于高度大于7米,宽度大于20米的敞口水池。
技术介绍
在大型水池的结构体系中,常常采用悬臂式池壁或悬臂式扶壁柱的结构型式,该结构型式的缺点为池壁厚度大,配筋量大,造价高;为一次静定结构,如果池壁有缺陷,会导致整个结构失效。扶壁框架将水池两边的池壁联系起来,形成自平衡体系,可大大降低池壁厚度和扶壁柱截面高度,节约土建工程的造价;通过形成框架改善了结构的受力,形成了超静定结构,安全性大大提高。连接扶壁柱的拉梁受力很大,如果采用普通混凝土,其截面和配筋很大;考虑到普通混凝土容易开裂,而拉梁长期处于污水环境中,如果采用预应力,无疑是极好的解决办法。预应力混凝土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特性,能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可有效地利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具有构件截面小、自重轻、质量好、材料省(可节约钢材40% 50%、混凝土 20% 40%)。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工艺比较复杂,操作要求较高,但在跨度较大的结构中,其综合经济效益较好。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水池的预应力扶壁框架,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应力拉梁(1)和分布在钢筋混凝土底板(11)四周的钢筋混凝土扶壁柱(2),预应力拉梁(1)两端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扶壁柱(2)连接,侧梁(5)两端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扶壁柱(2)连接,预应力拉梁(1)的梁身与侧梁(5)的梁身交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勇杨晓臻盛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