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锯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77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锯盘,包括基体[11]、与该基体[11]通过枢轴[13]可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15],在该基体[11]的侧端部至少设置一对车轮[29],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轮[29]同侧的本体框架[15]的端部设置有突起[31]。(*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锯盘,特别是一种可以稳定地立式放置的带锯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内装有电动机的带锯盘在工厂中和配管现场中得到广泛地使用,它是使环状的带锯旋转,进而切断管子。这样的带锯盘在不使用状态下与使用状态下相同,都是基体部分向下,也就是以躺在地面上的状态放置。因此,保管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大。再有,一般说带锯盘重量较重,搬运时不方便。因此,在基体部分安装了车轮,一边使车轮在地上转动,一边使之移动的可搬型带锯盘也是已知的。由于原来的可搬型带锯盘不可立式放置,因此如果要求立式放置,只能放置在车间的角落里,但是这种靠在壁上等勉强进行的立式放置,由于不稳定,特别是由于其重量较大,因而是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立式放置的节省空间的带锯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锯盘包括基体、与该基体通过枢轴可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在该基体的侧端部至少设置一对车轮,在该车轮同侧的本体框架的端部设置有突起,在带锯盘立式放置时,所述的突起的触地点与一对车轮的触地点共同对带锯盘形成支撑。以该三点支持部为底,在本技术在地上立式放置成为可能。在保管带锯盘时,如果设置在基体上的一对车轮和设置在本体框架上的突起构成的底面支撑在地上,带锯盘由于车轮和突起至少以三点支持,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本体框架上设置第三支点C,该第三支点C与基体上的一对车轮的接地点A、B共同形成稳定的支点,该三个支点可以对立式放置的带锯盘形成稳定的支撑。如果三角形的重心与带锯盘的重心重合,立式放置带锯盘时的稳定度更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立式放置时的外观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技术在保管位置时横在地上时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锁紧机构的后部放大图。其中、基体;、枢轴;、车轮转轴;、本体框架;、脚部;、脚部;、链子;、把手;、钩子;、管子载置部;、锯条;、手柄;、电源开关;、车轮;、突起;、联接电缆;、锁定板;、枢轴;、开口;、螺母;、螺母;、保持器;、电动机;、管子;、重心;、重心;具体实施方式带锯盘基本上由用于夹持被切断的管子(图中无表示)的基体、与基体通过枢轴自由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构成。在基体上安装了可伸缩地延伸出的一对链子,如果要在基体上固定管子,作业人员需要握持链子的前端的安装把手,从基体的一端侧引出链子,再把链子压靠在管子外周上,再挂靠在基体另一端侧形成的钩子上。链子通过设置在基体内部的弹簧张紧,链子通过弹簧力强力地压住管子。管子放置于基体上形成的V字型管子载置部上。在本体框架内,锯条(仅附图2表示)以闭合的环状回卷,通过内置于本体框架内的电动机,使之可逆地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本体框体略呈U字型,形成其U字型的二脚部间、有锯条露出来。本体框架自由转动地连接在基体上。在向基体上安装管子时,如附图2所示,本体框架形成了对基体来说处于大的张开位置(本体框架对基体来说打开45度以上的位置),在对管子进行切断加工时,本体框架从张开位置慢慢地按下(以枢轴为中心转动),本体框架上的略呈U字型的二脚部露出的锯条一点点地切入管子,直至切断管子。在本体框架中设置了它的枢轴支承部和在其对面一侧的手柄。在本体框架进行转动作业时,作业人员手持该手柄进进行作业。在手柄上设置了电动机的电源开关,作业人员用手柄的部分,可以进行链子的旋转驱动、停止。电动机通过联接电缆联接在外部电源上。在基体的一端侧,旋转自由地安装与枢轴同轴的一对车轮。基体的转轴与车轮转轴也可以不同轴。通过车轮,作业人员可以使带锯盘整体侧上提,也就是说手持手柄斜向上拉,用很小的力可以使车轮一边转动,一边在地板上移动。本体框架通过设置于在基体和本体框架之间的后述的锁定机构可固定在保管位置。保管位置如附图1或附图3所示,在处于立式位置时或处于搬运等不使用状态时,本体框架为最接近基体的状态。只要看本体框架和基体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关系,就可以判断管子是否处于处于被切断结束的状态。锁定机构如附图4所示,在基体上通过枢轴自由旋转地安装有锁定板,车轮附近的本体框架上设有保持器。在锁定板上形成了一侧呈开放状态的开口。在附图4中,锁定板以枢轴为中心可以转动,即锁定板在锁定解除位置(以双点划线51表示)和锁定位置(以实线51表示)之间可以旋转。本体框架以其枢轴为中心,按附图4的箭头A方向转动。随着其脚部放下到15b’的位置(保管位置),保持器从的位置下到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锁定板以枢轴为中心转动,从锁定解除位置放回到锁定位置(附图4的箭头B方向),保持器从锁定开口的开放端来到锁定开口内。在保持器上按装有螺母、螺母,锁定板位于两个螺母、之间,不会从锁定位置拔出。为了防止锁定板的偶然地旋转,在锁定板上设置了面向锁定位置的压紧弹簧(图中没有表示),或者在锁定开口处设置止拔用环也可以。本技术的最大特征是带锯盘处于立式放置方式。原来基体的底面只可以躺在地板上放置(如附图3的状态),不可立式放置,要它进行立式放置,车轮便会转动起来。如形成靠在壁上的立式放置,理论上也是可以的。在这种场合有必要实施车轮防转措施(例如,车轮处填石头,用重块夹持等)。本技术利用一对车轮,再通过一个第三支点构成三点支持机构。如附图1所示,在本体框架的底部形成构成第三支点的突起或支持面等的支点部分。在保管位置,带锯盘处于立式放置的场合,突起与车轮的接地点一起位于同一平面内,形成三角形ABC的各顶点(见附图1)。突起为点或面都可以,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突起为底部为面的突起形态。理想情况是第三支点C(即突起)的位置按三角形ABC的重心与带锯盘整体的重心重合一致来选定。其结果,立式放置时带锯盘的姿势最稳定。而且,只要满足这种重心位置关系,三角形ABC也不需要必须为等边三角形,但是等边三角形为最理想。权利要求1.一种带锯盘,包括基体、与该基体通过枢轴可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在该基体的侧端部至少设置一对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轮同侧的本体框架的端部设置有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设置于基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的触地点与车轮的触地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与带锯盘的重心相重合。专利摘要一种带锯盘,包括基体、与该基体通过枢轴可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在该基体的侧端部至少设置一对车轮,在该车轮同侧的本体框架的端部设置有突起,在带锯盘立式放置时,所述的突起的触地点与一对车轮的触地点共同对带锯盘形成支撑。该三个支点可以对立式放置的带锯盘形成稳定的支撑,如果三角形的重心与带锯盘的重心重合,立式放置带锯盘时的稳定度更高。文档编号B23D49/04GK2536340SQ01273239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玉置英树 申请人:苏州力克士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置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克士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