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战君专利>正文

异型组合键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60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拉床上拉削工件的键槽拉刀。该刀具由两把组成一套,第一刀主要用来担负主切削量的加工,第二刀用来对拉削工件进行键槽槽底的精切和键槽侧面的修整,以此提高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及光洁度。该刀具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在刀体的切削部位分别开有槽状定位口,用于插装相配的刀齿片,刀体与刀齿片的配合中心用螺钉进行连结紧固。采用此种结构,不仅克服了拉刀因局部磨损超差而报废的缺陷,且能确保被加工件完全达到设计尺寸标准。(*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刀具,特别是用于拉床拉削工件的一种组合式键槽拉刀。拉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效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由于拉削属于封闭式切削,刀具与拉削工件磨擦产生的大量切削热不能及时排出,因此,刀齿在工作时受到很大的压力和磨擦。由于散热效果过差,不但降低了刀齿的耐用度,而且易出现刀齿两侧刃带的磨损,造成刀齿宽度尺寸减少而无法修复的状况,从而不能保证加工件的尺寸要求。使拉刀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报废。另外,对于深槽工件的加工,由于同时参加切削刀刃长度较长,因此,整个拉刀刀体较长,在制造过程中给锻造、热处理与校直等工序造成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刀具的成品合格率。其次,键拉刀一般为整体型,刀齿与刀体全部采用高速优质钢制成,制造工艺复杂,耗用的优质钢材多,造价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用优质钢材少,制造工艺简单,并能保证和克服刀具磨损后对工件尺寸精度及光洁度造成的影响。降低制造刀具成本的一种异型组合键槽拉刀。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是该拉刀由两把组成一套,并分为第一刀和第二刀。本套拉刀的基本结构形式为由刀体和切削部分的可换刀齿片构成组合式。为节约优质高速钢,刀体采用一般普通碳素结构钢,切削部分刀齿用优质高速钢制成。第一刀刀体的切削部位装有主切刀齿片,主要用来担负主切削量的加工。由于拉刀在加工深槽或不同槽深的另件时,常采用多行程拉削法。在多行程时,一把拉刀数次走刀,使槽壁上留有阶梯形不平处,光洁度差。此时,可利用第二刀对拉削工件进行精切和修整,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及光洁度。第二刀的切削部位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部是精切齿部分,主要完成第一刀切削后键槽槽底的精加工。后部是修整齿部分,主要解决由于主拉刀刀齿两侧刃带的磨损,导致影响工件键宽齿寸的问题。为了减少拉刀长度,在设备加工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了第一刀切削部分齿升量,从而达到缩短刀体,降低制造工艺难度的目的。利用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刀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刀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刀结构示意附视图。在图1中,标号1是刀体,标号2是主切刀齿片,在刀体1的切削部位开有槽状定位口4,为了保证定位精度,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燕尾槽的定位方式。将主切刀齿片2做成与槽状定位口相应的形状插入在槽口中,在主切刀齿片2与刀体1的配合中心部位用至少1个以上的(最好是3个)螺钉3或采用销钉进行连结紧固。在图2和图3中,标号5是第二刀刀体,其切削部位开有两个槽状定位口9、10,分别用于插装精切槽底刀齿片6和修整键槽侧面刀齿片8。其定位方式及连结紧固件方式均与第一刀相同。标号7、11是紧固螺钉。上述图中用于装卡在拉床夹头中传递拉削动力的拉刀刀体柄部,刀齿的齿升排列尺寸及确定的工作齿等是按照公知的方法制做。当刀齿部分正常磨损或非正常损坏时,可单件置换。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拉刀,与现用同规格键拉刀相比,不仅克服了其局部磨损超差而报废的缺陷,且能确保被加工件完全达到设计尺寸标准。可提高工件加工表面光洁度1-2倍以上,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约5倍左右,同时,还可节省大量制造刀体的优质钢材,降低刀具的制造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拉削刀具,由刀体和刀齿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刀具由两把组成一套,每把均由刀体和切削部位的可换刀齿片构成组合式,在刀体(1.5)的切削部位开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槽状定位口(4.9.10),槽中口分别插入主切刀齿片(2),精切槽底刀齿片(6)和修整键槽侧面刀齿片(8),各刀齿片与刀体的配合部位用1~3个紧固件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槽状定位口(4.9.10)采用的是燕尾槽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刀体(1.5)的材料采用一般碳素结构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拉床上拉削工件的键槽拉刀。该刀具由两把组成一套,第一刀主要用来担负主切削量的加工,第二刀用来对拉削工件进行键槽槽底的精切和键槽侧面的修整,以此提高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及光洁度。该刀具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在刀体的切削部位分别开有槽状定位口,用于插装相配的刀齿片,刀体与刀齿片的配合中心用螺钉进行连结紧固。采用此种结构,不仅克服了拉刀因局部磨损超差而报废的缺陷,且能确保被加工件完全达到设计尺寸标准。文档编号B23D43/04GK2056620SQ89214919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战群 申请人:李战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削刀具,由刀体和刀齿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刀具由两把组成一套,每把均由刀体和切削部位的可换刀齿片构成组合式,在刀体(1.5)的切削部位开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槽状定位口(4.9.10),槽中口分别插入主切刀齿片(2),精切槽底刀齿片(6)和修整键槽侧面刀齿片(8),各刀齿片与刀体的配合部位用1~3个紧固件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战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