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63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轮毂外密封连接有轮胎,所述的轮胎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所述的橡胶圈与轮胎内壁及轮毂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上与轮毂密封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将单腔室轮胎设计为双腔室,减小爆胎现象,大大提高行驶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腔室小汽车轮胎
本技术主要是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适用于小汽车(轿车)的导向轮(前轮) 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汽车轮胎均为单腔室,且多为无胆胎。车辆行驶中,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或轮胎本身问题,会引起爆胎。车辆行驶中,出现爆胎现象是十分危险的,轻则失控,偏离路线;重则翻车,导致车毁人亡。此种现象已多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其结构巧妙,将单腔室轮胎设计为双腔室,减小爆胎现象,大大提高行驶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轮毂外密封连接有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所述的橡胶圈与轮胎内壁及轮毂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上与轮毂密封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所述橡胶圈的的厚度必须达到轮胎胎壁的一倍。本技术将现有单腔室轮胎设计为双腔室的,外观看上去仍然是一个整体轮胎,不影响安装及驾驶;当某一腔室发生漏气或爆胎,另一腔室仍可维持车辆运行状态,驾驶人员可将车辆缓缓停靠,更换轮胎,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而双腔室同时爆胎的概率应当很低,从而大大提高轮胎的安全性。制作时,首先重新设计轮胎模具,使橡胶圈与其一次成型,轮胎内部腔室中间增加的橡胶圈其高度必须与轮胎胎壁一致,内侧面底部必须呈外八字形,以利与轮毂紧密结合; 其厚度(强度)必须达到轮胎胎壁的一倍,确保一侧腔室爆胎,另一侧不爆。鉴于安装及承重等因素考虑,本技术仅作为小汽车(轿车)导向轮使用,不作为承重轮及其他车辆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巧妙,将单腔室轮胎设计为双腔室,减小爆胎现象,大大提高行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I,轮毂I外密封连接有轮胎2,所述的轮胎2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3,橡胶圈3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4和5,所述的橡胶圈3与轮胎2内壁及轮毂I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6 ;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4和气阀7。所述橡胶圈3的的厚度必须达到轮胎2胎壁的一倍。3上与轮毂I密封 5上分别安装有进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轮毂外密封连接有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所述的橡胶圈与轮胎内壁及轮毂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上与轮毂密封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的的厚度必须达到轮胎胎壁的一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轮毂外密封连接有轮胎,所述的轮胎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所述的橡胶圈与轮胎内壁及轮毂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上与轮毂密封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本技术结构巧妙,将单腔室轮胎设计为双腔室,减小爆胎现象,大大提高行驶的安全。文档编号B60C5/20GK202806222SQ20122042515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端木于良 申请人: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室小汽车轮胎,包括有轮毂,轮毂外密封连接有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腔室内中间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将轮胎内部腔室一分为二形成左、右腔室,所述的橡胶圈与轮胎内壁及轮毂分别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圈上与轮毂密封连接的内侧面向外扩张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所述轮胎的左、右腔室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端木于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